为进一步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今年7月,省政府发布《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诚信文化、信用信息系统、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等7大重点领域推进建设,并提出了八大重点工程和五项保障措施。不久前,《广东省推进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已起草完成。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开展诚信发布行动,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
清远构筑社会诚信体系,除了政府打造诚信政务,做好社会诚信文化宣传外,更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来为个人与企业的信用做记录和评级,让信用成为个人和企业的“名片”,让失信成本高企。信用记录不仅仅是在某一个时间段,更应实现诚信“终身制”。从一个人参与社会活动,一个企业登记成立开始记录。
诚信记录的信息量巨大,诚信建设跟大数据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表述一个人的诚信、一个企业的诚信,凭什么来评判?最直观的就是信用评级。如一个人自参与社会生活以来,有哪些失信行为,次数到达多少?一个企业自成立以来,违背诚信行为的次数及几率高低……这些都与数据有关系。信用评级体系既记录了诚信与失信行为的内容、频率,更给每个社会主体打出了分数,评出了等级。从一个较为科学、直观的层面上呈现了社会主体的诚信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