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让冲动回归理性!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11-10 17:32:33

摘自:百度百家

马上就是双十一了,今年的双十一伴随着阿里发起的商标之战引起了不少非网购者的关注。想了想,自己好歹也时不时网购,即便不是电商专业人士,也还是可以谈谈感受的,以写在2014年双十一之前。

马上就是双十一了,今年的双十一伴随着阿里发起的商标之战引起了不少非网购者的关注。跟朋友闲聊,他们说,作为一个自媒体人,你是不是应该对这种热门标签发表一下看法。想了想,自己好歹也时不时网购,即便不是电商专业人士,也还是可以谈谈感受的,以写在2014年双十一之前。

一、购物多是冲动的,双十一放大了这种冲动

编戏的是骗子,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如果把这句话放到网购上,我们这些网购者扮演的就是傻子这个角色,只不过随着多年双十一的经验的积累,已经过了很傻很天真的阶段。但是总是还有很多很傻很天真的新网购爱好者涌现,这也是网购盛宴能不断创新高的基础。

我们的很多购物行为都是冲动的产物,而当琳琅满目的商品在裹以超低价的外衣出现的时候,能够极大的刺激我们的冲动。这些冲动也就成为电商网购上当、欺骗等负面情况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源头。

而对于这种因为冲动购物行为,通常有两个基本的选择,一个是用户对自己的冲动行为负责,后果自负。另一个是商家无理由退货,这方面有些电商做的不错,也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改善。但自己一旦冲动,往往也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双十一网购,还是要关注自己的冲动,自己要多一些理性。

二、双十一的问题很多,我们看待的立场怎样?

正好,今天看到一篇冠以郎咸平的关于电商龙头企业的文章,大意说该电商龙头企业未来一定是中国经济的毒瘤,毒瘤表现在以价格战为基本手段的竞争将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进而对于就业等多方面都带来连锁反应,从而给中国未来经济带来一场灾难。这是一种负面看待电商看待双十一的未来价值的极端观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李克强总理也几次提到电商的发展问题,对于电商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的意义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显然,看待双十一,也有普遍的冲动的情绪存在。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来看待?

正好,这个周末参加了一场小范围的讲座,一位80多岁的德高望重的历史学者说,自己曾经也年轻过偏激过,对于一些事物的批评,要选择恰当的立场,除非是你死活我的斗争,否则应该是一种希望它好的角度来对待。它的好的方面,要予以肯定,而对于其不好的方面,也要加以严厉批评,以希望能做的更好。对于双十一,我想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待。

网购还是实实在在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便利,但也的确存在欺诈、提价折扣等问题,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还是要选择积极理性的维权斗争来解决,而这方面也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做法在推进。

三、常态化才是电商网购发展升级的出路

当我还小的时候,那还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节,因为只有过节才能去走走亲戚,有好吃的东西。随着物质的丰富,平时和过节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这个时候过节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吃喝,而在于亲朋好友有空聚在一起当面聊聊天,谈谈心。

目前电商网购还总是需要靠一些传统的节假日来制造营销卖点,甚至创造一个本来不起眼的节日(双十一便是这种神来之笔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恰恰是电商还处于初步阶段的表现。

但是,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常态化的行为,这部分已经对双十一这样的活动表现出了很好的理性反应。因此,个人认为类似双十一的这些举措会表现的越来越乏力。对于电商企业而言,这是很快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尤其是那些已经有上市业绩压力的企业。不依赖双十一是体现一个电商企业发展升级的标志。

总之,如果以双十一为代表的网购仅仅表现为一种价格的盛宴,那么势必对各方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本身就不是一种理性的玩法。因此,有理由预见这种冲动将会很快回归理性。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