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354家软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2988.86亿元,同比增长3.05%,但合计利润仅6.9亿元,利润率低至0.23%!这一数据引发短视频平台热议,有评论呼吁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别再过度压榨,毕竟供应商们已利润微薄。但资深CIO对此持有不同见解,他们认为,从客户和用户的角度出发,若软件未能为客户带来增值,客户自然会觉得其价值不高,不愿多掏腰包。
该CIO以保健药和保命药为喻:保健药,可吃可不吃,经济拮据时可以不吃贵的,甚至干脆不吃;而保命药,即便100万一颗,只要能救命,不惜一切代价也会买。当下,软件公司亟需从客户角度出发,审视自身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究竟属于“保健药”还是“保命药”?
屡受权威机构认可,TiDB成功背后的秘密
那么,哪些软件公司的产品是保命药呢?在笔者看来,从PingCAP身上或许能找到答案。2024年6月,Gartner®发布的《2023年全球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份额分析报告》显示,PingCAP以97.9%的增长率,成为全球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增速最快的厂商。
PingCAP不仅连续两年入选Gartner®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荣誉提及”,同时亦在Forrester Wave Translytical Data Platforms(事务分析型数据平台)中连续两次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连续两次上榜的数据库厂商。其旗舰产品TiDB在DB-Engine排名中更是屡创新高,截至2024年12月,总排名跃升至第71位,在关系型数据库领域位列第38名,成为唯一跻身Top 50的中国数据库厂商。
在近日的媒体分析师沟通会上,PingCAP联合创始人兼CTO黄东旭、研发副总裁唐刘和总经理余梦杰共同探讨了数据库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深入解析行业动态,并着重分享了TiDB 在过去一年中的技术创新成果、产品更新情况及商业化进展,揭开了公司业务成功背后的秘密。
PingCAP联合创始人兼CTO黄东旭
黄东旭提到:过去的几年里,数据库领域正经历着两大变革。一方面,数据库正逐渐转变为数据库服务。由于全球范围内精通数据库的开发人员相对稀缺,而用户对便捷、高效的数据库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这种服务模式的接受度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对象存储正稳步取代传统的磁盘存储方式。
PingCAP早在2019年就开始将内部的数据库资源迁移至云服务。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同时开发云服务和数据库系统,并应对如S3等云服务的复杂性,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回过头来看,这一前瞻性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从全球数据库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Serverless 领域的进展超出了预期。如今,业内已达成共识:海外市场更倾向于通过产品领导增长(PLG)模式,而Serverless是很好的抓手,已成为数据库厂商推动创新的重要方向。
如今,TiDB Cloud Serverless已正式商用一年有余,其成本效益、弹性扩展、自动化管理等多重优势也日益凸显。在成本效益方面,TiDB Cloud Serverless提供了一个快速启动、低成本、易用的平台,特别适合中小客户。它真正实现了按需付费,不用就不收费,在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在弹性扩展方面,TiDB Cloud Serverless能够充分利用云的弹性能力。例如,从基础免费版本的TiDB serverless cluster的QPS扩展到一百万QPS,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展现了极高的扩展效率,特别是在高并发场景下,这一优势尤为突出。
在自动化管理方面,TiDB Cloud Serverless也表现出色。业务高峰期过后,它能够迅速恢复到免费状态,这一过程不到15分钟,充分体现了其自动化管理的高效性。
目前,TiDB Cloud Serverless仍处于迭代创新阶段。预计随着持续的升级与优化,它有望快速蜕变成为一个成熟的企业级应用,为更多企业带来高效、灵活的数据库解决方案,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
数据库的未来,RAG大有可为
过去两年,AI的进展速度远超传统技术的迭代步伐,业界已纷纷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利用AI能力来改造现有应用,进而提升工作效率。然而,完全从头开始训练大模型不仅门槛高,而且资源投入巨大,非一般企业所能为。尽管尝试使用高质量行业数据结合个人数据进行微调不失为一种方法,但这一方向往往难以控制,迭代速度慢,且成本高昂。
因此,黄东旭指出:“现在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让大型语言模型真正发挥效力的唯一途径,就是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这也是Perplexity、Gling等众多AI公司所选择的发展路线。”
PingCAP紧跟这一趋势,决定将其客户服务转型为RAG模式,以挖掘其巨大潜力。然而,构建卓越的RAG应用并非易事,需要整合向量搜索、检索、知识图谱等多种技术,并且要详细记录与系统的每一次交互,涵盖公司文档、TiDB产品文档以及各类结构化数据。这些元素共同铸就了RAG应用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精准理解并快速响应用户的查询需求。
以往,数据库被视为独立的数据流,涉及多种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学习成本。如今,开发者正面临如何用单一数据库解决所有问题的挑战。为此,TiDB正朝着“All-in-one Database”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提供全面的数据服务。未来,TiDB将研发支持图索引、向量索引、全文索引等多重功能,进一步降低客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基于对象存储的下一代数据库内核
黄东旭提到,当前客户在数据库管理方面遭遇诸多难题,如资源浪费、快速扩容需求迫切、成本控制困难以及升级受阻等。这些问题已远超TiDB最初的设计目标,反映了客户对数据库管理精细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而传统数据库方案已难以满足需求。为此,PingCAP决定启动下一代数据库内核的开发项目。
新一代数据库内核将构建一个基于对象存储的OLTP引擎,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繁多。但其优势同样明显:首先,借助对象存储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可以降低分布式存储引擎的复杂度,并提升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其次,在云上重新设计数据库系统时,采用微服务架构和Serverless接口,数据库系统会更加灵活高效,同时通过微服务的自我迭代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新一代TiDB引擎将针对多租户场景设计,能实现资源共享,可在确保重要业务安全可靠隔离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意味着新一代TiDB引擎能在优先满足重要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将剩余资源分配给其他业务。
PingCAP 研发副总裁唐刘
PingCAP在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获得客户的信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采取开源策略,邀请客户亲自体验产品。如今,随着TiDB Cloud的日益成熟和大量数据库实例的积累,PingCAP已经能够在云平台上向企业客户证明TiDB内核的稳定性和可靠性。PingCAP将成为新技术的最大客户,通过客户的实际使用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这正是Serverless模式的核心意义。
TiDB的内核发展将遵循两条主线:一是已经成熟的Shared-Nothing引擎,服务于企业级客户的稳态业务,黄东旭将其比作燃油车,占据着主流市场,稳定、成熟,拥有企业级的支持和完善的生态;二是新一代引擎,其重点在于未来3年的迭代、创新和验证,最终将演进为“TiDB one”,在云上提供基于云原生的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这是PingCAP的远景目标。
TiDB 8.5 LTS 正式发布 为Data+AI做好准备
会上,TiDB 8.5 LTS 正式发布。此版本可助力企业简化运维、降低复杂性,并在以 AI 为核心的工作负载中快速推动创新。TiDB 8.5支持每个集群管理超过100万张表,让SaaS供应商轻松应对海量数据,同时确保跨租户查询性能的一致性。此外,新版本引入了向量搜索功能,助力企业快速部署个性化推荐、欺诈检测、高级分析等AI应用。值得一提的是,TiDB 的向量搜索SQL语法与MySQL风格一致,使得熟悉MySQL的开发人员能够轻松构建AI应用。
TiDB 8.5 还新增了高级并行处理能力,在规模化集群场景中,新版本的批量建表性能提高了20倍以上;此外,TiDB 8.5引入了TiProxy增强功能,通过优化查询路由和连接处理,大幅提升查询吞吐量并显著降低延迟。此外,新版本通过整合TiKV和TiDB的CPU指标,为运维团队提供了更多维度的资源使用可视化,增强了监控能力。
TiDB 8.5 专为满足企业级关键业务需求而设计,不仅能够提供无限的扩展能力、优化 AI驱动的创新,还能提升运维的智能化和敏捷性。新版本将帮助企业深度挖掘数据潜力,为未来Data+AI驱动的工作负载做好充分准备。
中国市场业务井喷,立足金融辐射千行百业
平凯星辰总经理余梦杰在会上分享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最新进展。在中国市场,TiDB已深入金融行业核心系统,并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功完成了对Oracle、MySQL等数据库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和稳定性。2023年9月,平凯数据库的发布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国企业级用户的服务能力。平凯数据库基于TiDB开源内核构建,并针对中国企业关键业务场景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了深度优化和增强,引领了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方向。
PingCAP 总经理余梦杰
在生态建设方面,余梦杰强调:“我们非常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发展。”今年,公司与独立应用开发商的签约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三倍;同时,与合作伙伴新推出的联合解决方案也超过了100个。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的PCTA和PCTP认证也实现了数千的增长,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据悉,平凯星辰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获得了众多新客户和订单,实现了规模化增长。同时,在运营商、能源、医疗、制造、零售、央国企等十余个行业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还观察到,近年来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出海也成为一大趋势。”
余梦杰表示,公司将充分利用在全球化过程中积累的技术与合规经验,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作为独立的、中立的技术供应商,明年PingCAP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在新经济和民营企业领域持续发力,助力企业实现海外拓展。
余梦杰强调,TiDB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参与者,核心在于其坚持自主开源,这种深度的开放与合作是TiDB开源实践的精髓,也是其竞争优势。此外,TiDB架构先进,摆脱了三十年前的技术架构限制,能够灵活应对未来挑战,如快速实现Serverless,并与云结合。作为唯一具备PB级OLTP能力的厂商,PingCAP拥有全球数十个PB级规模的客户生产实践案例。TiDB同时支持OLTP和OLAP业务负载,提供全场景能力,满足实时数据处理和复杂查询分析要求,提供向量化搜索能力。最后,TiDB还具备强大的Oracle替代能力,拥有完备的Oracle和MySQL数据迁移工具、迁移方法和成功迁移实践,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TiDB的核心竞争力。
从某城商行的容器化部署到某国有大行的PB级综合业务查询系统的应用,TiDB不仅显著提升了硬件资源利用效率和运维效率,还成功替代了Oracle、MongoDB等传统数据库,支撑了大型联机交易、高并发读写、实时洞察以及多库合一等复杂业务场景。杭州银行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采用TiDB作为总账核心,是国内首个云原生、分布式、全栈国产化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该项目荣获人民银行金发奖二等奖。
滔搏运动的核心业务、国内三十多家三甲医院以及百胜中国的支付中心、用户中心及ERP创新报表平台等关键场景,均在采用TiDB。凭借其“All in One”的整合能力、卓越的写入性能、实时分析查询能力,以及完善的Oracle数据库迁移方案,TiDB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作为以开源和云为基石的数据库解决方案,TiDB秉持开放中立的原则,技术领先且经过全球验证。它提供多个版本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实现跃升式的替代,同时支持OLTP和OLAP,助力客户更好地迈向人工智能时代。
坚定开源信仰,坚持与社区共建
TiDB一直坚持产研级开源的理念,不仅提供开源代码库,还通过完整的产品文档、案例分享、实践指引和开源工具链,助力用户将开源技术应用于生产环境。其开源社区运行机制透明,项目发展路径、功能开发进度、技术决策等重要信息均及时公开。从成立到现在,TiDB社区注册用户达4万+,开源贡献者2300+,覆盖49个国家和地区,其AskTUG自助自主问题解决率更是高达90%,已累计获得5.8万+ GitHub Stars。
TiDB通过GitHub Issues和Pull Requests与社区保持高频互动,每位开发者都有机会贡献代码、报告问题,甚至参与核心功能设计。这种开放性吸引了全球开发者、企业用户和技术爱好者的共同参与,形成了强大且活跃的社区。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PingCAP将紧抓市场机遇,遵循“做深垂直、做强区域、做广生态”的核心策略。
相信在开源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云的支撑下,TiDB将在中国市场以及全球舞台上持续探索、深耕,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为更多行业和客户带来更加丰厚、显著的商业回报。2025年,TiDB又将取得怎样的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主流的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