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1月22日讯
如果说前几年,大数据还只是羞涩的躲在幕后,那么现在,大数据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一个时代热词。2013年被称之为“大数据元年”,毫无疑问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空前便利。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互联网上到处印刻着生活的痕迹,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大大增加。
你的网络痕迹,从前也许只是占据缓存的“垃圾”,而现在正变成大数据金矿。一个数据金矿的淘金时代开启了。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大数据席卷人们生活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正如狄更斯那句经典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泛舟在大数据时代,可风暴随时都有可能来临,大数据社会也是大风险社会。如《大数据时代》这本书里所说,“我们所冒的风险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你的搜索痕迹可以让服装公司计算出流行色;你的网络社交圈可以让网贷公司评估出信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体系丝毫不会考虑个体,乃至群体是否愿意分享,而是自动自发地吸纳着任何可以吸纳的数据,成为无处不在的“第三只眼”,而手机就像一个“移动间谍”,我们的隐私很容易变成别人手里的利益。
人们每天在互联网上制造着大量的数据与信息,而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了我们每个人的隐私,如果这些数据被恶意利用,后果可想而知,带来的损失可能难以估量。例如,国内某些快捷酒店的用户数据库泄露,客户的姓名、房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被窃取,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到你的消费记录。这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拉响了警钟。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应是每个人都该关注的话题。
丹尼尔在《隐私不保的年代》一书中讲:“网络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它如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呈现出青春期特有的狂野特质:莽撞、任性、无畏、不受约束、不计后果……”
大数据时代,信息就是利益,信息愈大,利益愈大,而风险与之成正比。大数据这座金矿极大地刺激了一些人或组织进一步采集、存储、利用我们个人数据的野心。随着存储成本的持续降低,分析工具越来越先进,采集和存储数据的数量和规模将爆发式地增长。
D1Net评论:
大数据时代,如同一座蕴含巨大价值的宝藏,然后,在宝藏的背后却隐藏着大风险,当前,我国对大数据的保护能力还十分有限,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数据被恶意使用的现象仍然难以掌控,隐私问题在未来亦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