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打造"大数据"智慧治水新模式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12-06 20:05:17

摘自: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有了这个终端,我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河道动态,也可通过配发给河道保洁员的GPS系统知晓他们是否在岗。”12月2日上午,在三门县亭旁镇亭旁溪巡查的该镇“五水共治”巡查员杨性武,用移动终端拍了张巡查照片上发县治水平台。

“有了这个终端,我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河道动态,也可通过配发给河道保洁员的GPS系统知晓他们是否在岗。”12月2日上午,在三门县亭旁镇亭旁溪巡查的该镇“五水共治”巡查员杨性武,用移动终端拍了张巡查照片上发县治水平台。“这样县里能马上知道巡查结果。”

眼下,三门县从基于“天地图·三门”开发的全省首个县级“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尝到了甜头。三门县委书记董服标表示,这个平台开启了科技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的全新模式。

当前,不单单在三门,温岭、玉环、路桥的治水平台已在试运行阶段,其他县(市、区)的治水平台正在建设中。而基于“天地图·台州”开发的市级“大数据”智慧治水平台已于5月份投入了试运行。

“大数据”智慧治水平台是我市充分利用现代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全省率先打造的一个地市级治水平台。该平台设有综合信息汇展等7大子系统,融合信息报送、管理、监督、考核4大工作机制,以市平台为云处理中心,县(市、区)平台为信息终端,汇聚形成大数据库,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知水管水。

市“五水共治”办公室主任助理吴彬卓介绍,目前,全市12026条河道等所有“踏河知水”普查信息全部录入到了该平台并定位到地图上,每条河道的基本情况和污染组成、全市的管网建设和规划情况一目了然。

“我们在全市组织了一支5646名的督查员队伍,并配备终端设备,解决现场督查发现和群众通过平台举报的问题。”吴彬卓说,“公众可直接在地图上进行投诉,也可通过手机下载‘随手拍’APP和关注微信公众号(tzwsgzts)进行拍摄、投诉、监督,工作人员也会即时受理和处理。”目前,微信投诉活跃用户1000多名,关注用户接近1万。

投诉便捷、处理及时,保障了群众参与度,这在三门得到了直观体现。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申报公示中,三门县成为唯一一个未受到越级举报的县。

数据统计显示,自试运行以来,我市各级平台监控全市河流190条,监控工程项目477个,共收到群众反馈意见1390条,处理问题480多起,下发督办单40多起,并使问题处理平均周期从1周以上缩短为2天,群众满意率100%。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