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领域关于苹果“艳照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随着奥斯卡影后劳伦斯的私人艳照遭曝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与iCloud云存储服务安全漏洞有关。
到底是不是和iCloud安全漏洞有关没有人能说清楚,也许是被撞库、钓鱼或木马所盗取密码导致资料泄露,没有证据直接指向维权也变得很艰难。而这一点就引起了今天咱们要说的话题:当公有云出现信任危机,私有云又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的环境中,我们的隐私资料该如何保护?
除了苹果iCloud云存储服务,大家最常用的公共云还有百度云、360云盘等等。在APP Store中搜索“云盘”竟然有231个结果,可见用户使用公有云的范围很广,用户量也很大。
当我们使用公有云服务时,只需一个相同的账号,就能实现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资料共享、同步传输更方便;零成本,拥有超大空间使用容量;相信有很多人都在使用这些云存储服务。如果现在资料安全存在危机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公有云存储优势点很明显
其实公有云存储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自从出现就有人提出质疑,隐私到底能否在云上得到真正保护?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采用这样的存储方式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使用公有云?主要问题就在于它的优势真的很明显。
网盘优势
1.资料共享、同步传输更方便
2.零成本,拥有较为合理的使用容量
3.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资料存储习惯
4.公有云的服务器大多采用多通道同步的方式进行存储,用户资料不会轻易丢失
既然存在这么多优势,为何用户还是对此产生怀疑呢?当数据上传到公有云服务器上,没有人知道这些资料到底存在于哪一块硬盘上,而这些数据确确实实有人帮你看着。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相当于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脱衣服跳舞,别人看或者不看不取决于你,而在于他愿不愿意看。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变得格外严重了?
D1Net评论:
虽然说每一个公有云服务商都给大家承诺会最大力度保护资料的安全,云存储对于数据“保护”的能力也不容否认,这里说的保护是他们会镜像我们的文件,即便误删除都可以直接找回。但对于目前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无价的资源,如果运营商将我们的资料转换为大数据,那又何来“保护”之说呢?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大数据的出现,砸了“云存储”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