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应用:苹果快熟了!

责任编辑:zsheng

2018-10-13 10:22:38

摘自:人民邮电报

10月9日~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可信区块链峰会”,首次全景展示了区块链在金融、政府与实体经济等领域的实验性应用现状和未来前景。会议透露,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力量推动下,国内多种产业力量纷纷参与区块链行业落地技术和应用的探索。可喜的是,随着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加深,区块链应用的范畴正由数字资产向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社会公益、版权保护等更多领域延伸拓展。

为了显示区块链在各行业落地的成果,峰会还发布了“可信区块链十大案例”,涉及税务、版权、航运、仓储、警务、司法等行业。

这些非币类区块链行业应用的推进,使得区块链从业者与此前虚火旺烧的“币圈”实实在在地划清了界限。

区块链应用前景广阔但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峰会致辞中指出,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我国高度重视区块链发展。

即或如此,有关部门对区块链的发展定位非常冷静、清醒,“总体尚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

据透露,为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工信部正展开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研究把握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二是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能力建设;三是支持开展区块链领域的创业创新;四是积极构建完善区块链标准体系;五是加快完善区块链发展政策环境。

郑志明院士对区块链技术本质作了讲解。他表示,区块链本质上是通过分布式方式构建的可信机制,旨在重新构建整个社会的信任关系。区块链能够促使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模式转变为对机器的信任。目前,价值转移渠道是基于中介的高成本模式,而借助区块链,可以打造一个低成本的安全通道。同时,整个社会的治理模式,也可以从传统的信息技术辅助的模式转变为基于规则的法制模式,最终实现个人和机构的商业、社会信用数据的跨行业融合。

郑志明警告说,国外正在大力推进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以及操作系统的研发,国内则是以开发区块链应用为主。相比之下,建立我国国家主权的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

42款区块链产品逾半数通过评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峰会上表示,区块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构件,提供了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的可信通道。今年4月9日,中国信通院发起了“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半年来成员已发展至225家,成立了包括标准与评测、开源社区、区块链即服务、区块链安全、工业应用、电信应用、溯源应用、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等在内的11个项目组。

针对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多种面向企业的区块链应用产品其功能、性能如何,是否可信的问题,“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开展了团体级的技术测评和专家评审,共有42家报名,其中20家企业的产品通过了可信区块链功能评测,7家企业通过了可信区块链性能评测。其中既包括华为、腾讯、百度等IT大厂,也包括纸贵科技、小犀智能、中链科技等创新型企业的产品。

峰会上发布的十大行业应用案例涉及税务、版权、航运、仓储、警务、司法等行业。来自峰会的信息显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区块链已经分别在金融界、产业界落地完整的应用,并积累了一两年以上的探索经验,目前均处于向规模并发型应用逐步深化探索之中。中国农业银行软件研发中心总经理蔡钊介绍,去年,中国农业银行基于区块链的电商供应链融资项目、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先后上线。今年又做了两个落地的产品——数字积分项目和养老金项目。通过把企业年金业务全流程信息上链,农业银行实现养老金业务各参与方之间信息的共享和数据效率。构建可信联盟链,增强交易可信度,并且还缩短了处理时间,由原来的处理时间12天缩短为3天。

据中食链总经理范金刚透露,当前,技术服务企业面向食品企业提出可以自定义的溯源流程表单和多种溯源模板,帮助用户实现多种产品溯源上链,同时消费者可以方便地通过食品护照和微信查询食品溯源信息,并领取食品积分。中食链已经上链的产品包括赣南脐橙、五常大米、青海野生黑枸杞、安化黑茶、新疆和田枣。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