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信息化时代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在企业管理中,以BYOD为“承载”介质的企业管理软件也将“呼之欲出”。
对于企业移动信息化而言,相比较PC端,BYOD不受空间方便、快捷,被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从移动设备归属权上讲与之相并列的,还有其他的所有权模式,例如COPE(Choose Your Own Device)模式和CYOD(Corporate-Owned, Personally Enabled,企业下发移动设备)模式;另外在“自带”趋势的影响下,迅速衍生出一系列“BYOX(自带……)”模式,例如BYOA(自带应用)、BYOC(自带云计算)等等。
企业办公形式多样但企业敏感信息外泄等一些列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企业应当具备一套完善的MDM(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才能保证设备及企业信息的安全,MDM系统不仅仅是移动设备的管理,还应包含移动应用和移动信息内容的管理。
而在中国市场,虽然BYOD越来越热,但主动执行BYOD方式并由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撑的企业并不多,或者对员工用自己的移动设备办公并没有明文的制度,或将BYOD用来作为PC端固定资产成本节约的工具,因为BYOD带来的好处固然显而易见,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这也一直是企业CIO头疼的问题。
BYOD管理策略
BYOD是创建未来工作场所的主导趋势之一,它将有助于简化IT流程,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潜力,在开发一款BYOD平台的过程中,企业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白目标并不是对终端进行管理,而是要控制数据和信息流,通过制定良好的管理政策和采用合适的工具,管理员能够很好的控制IT消费化。为此IT商应该需求可以应对各种新挑战的解决方案。
(1) 保护公司设备和非公司设备,执行政策以保护知识产权
(2) 扩展基础设施以应对用户日益增加的设备数量
(3) 提供最佳用户体验以提升生产力
(4) 支持任何设备中的企业级应用程序、生产力应用程序、软件即服务应用程序集语音和视频,同统一安全,在整个企业实施单一策略,包括:访客、安全状态、设备分析、网络接入和移动设备管理(MDM)
(5) 简化管理并境地运营成本。
D1Net评论:
从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大潮已经袭来,并注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其中一种模式的BYOD是适应某些特定群体的需求的,虽然不会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在未来也会和其他模式一起,随着企业移动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