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转型趋势的一些观察

责任编辑:cres

2021-03-27 18:23:37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某大型国有银行总行 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经理 杨涛在2021北京部委央企及大型企业CIO年会上讲述了银行数字化转型趋势的一些观察。

3月27日,由企业网D1Net、信众智CIO智力共享平台和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共同主办的2021北京部委央企及大型企业CIO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新基建与数字化升级转型”为主题,着重探讨了部委、央企及大中型企业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实践,邀请了包括水利部、国家信息中心等各级部委、国家电网、中航工业集团、中国电建、北汽福田、大型国有银行等多家央企CIO进行精彩分享,并有超过百家大中型企业的CIO及行业优秀供应商代表共同参与。会上,由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专家组编写的《2021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正式发布!
 
以下是现场速记。



某大型国有银行总行 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经理 杨涛
 
杨涛:我今天是以个人名义来,所以没法报单位,我在中国银行总行,这里可以口头说一下。下面我分享一下银行业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尝试和经历,同时对未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热点进行分享,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敏感的内容,最后关于数字货币进行分享。
 
银行业做数字化转型应该算是比较久的时间,我们行在1978年第一次从IBM引进来第一台主机,我的师傅的师傅跟我说,当年每年银行要到年终对账的时候所用的工具要用算盘,中国银行有五个金算盘师这五个人必须把中国银行所有账算清楚中国银行的账这五个人账一致,才表示当年的账是清的。随着整个进程,银行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银行业在整个行业来讲应该是拥抱科技最积极。
 
银行业说到转型的目标和内涵。从信息化、线上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态化来讲。我重点讲后面的案例,中国银行从六个方面来讲。
 
为什么说银行业做转型是比较容易做的行业呢?银行天然就是数据处理的行业,我们讲有多少数据就可以做多少金融,所有的风险防控行为或者追踪行为都是基于数据做决策,所以银行业天然就是高度数字化或者信息化集中的行业。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举例怎么来看待互联网金融?像支付宝、蚂蚁金服包括京东金融,他们做互联网金融核心就是以数据来做所有的存贷借驱动,他们获取数据方法是通过支付场景的导入来获取数据。银行业的演进是汇、存、贷的演进,中世纪初叶因为有了很多大量的贸易,彼此之间有很多贸易的余额是存在板凳银行上的,这个钱来自于因为贸易的余额,这个钱如果闲置过多之后不利于贸易商利润最大化,所以它会把钱放出去,因为有了贸易所以才有了存款、贷款,这是银行业的演进范围,大概四五百年银行业都是按照这样的路径演进。
 
2000年以后这个演进在互联网演进里迅速完成了。首先淘宝网大量C2C交易,这时有了支付需求,所以淘宝推出了支付宝产品,有贸易有支付。有了支付宝之后,因为有大量的资金沉淀,所以淘宝推出余额宝产品叫存,同时提供花呗产品叫贷。它的逻辑在于它有大量的数据对经销商进行决策。
 
回到银行业本身来看,过去的几年里面,无论支付、资管、理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央行公布的数据,包括移动支付、无感支付、刷脸支付。
 
重点讲下面的内容关于未来演进趋势,今天下午听了很多,感悟也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在加快。银行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怎么样去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这是未来应该思考的方向,这里我们提出三个观察结合去年的疫情情况以及现在银行重点工作进行展望:工业互联网推进企业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用银行传统方式服务企业肯定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第一,数字普惠金融。主要讲的是目前中国有将近4千万中小企业,银行网点大概不到10万家。如果按照传统服务模式,银行需要分三步走,第一信贷员上门服务,第二企业过来申请贷款,第三贷款发放。这个过程在传统行业大概两到四倍时间才会走完。这么多小微企业,尤其去年疫情期间企业不能上门办理业务,银行也不能上门企业调研,但客观融资需求是存在的。这种问题怎么解决?
 
银行对这个是首先缺乏信息,不了解企业。第二是信用,企业的信用是很难通过很快时间积累。第三,银行动力和能力缺乏去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大概是看到了,利用金融科技特别是利用大数据的能力能够推动银行业去服务这个事情。这个是我们做过的尝试,说白了目前比较容易去判断一个企业的行为,一个是电力、税务、社保和外部数据和银行内部数据打通来进行发放。从现在开始未来决定一个企业的就是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通过大量学习,大量信用判断来对企业贷款额度进行统一。
 
同业里建行走的比较前面,建行通过这种方式放了不到两万亿的贷款,大概服务了将近500万企业,这些数据是建行的。通过大数据能够更好的实现普惠金融。
 
第二,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应该是过去几年包括银保监会包括领导人提的痛点,企业除了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贷款,能不能通过上下游打通获得贷款?这也是目前重要的热点。通过我们对供应链企业的研究、产业链的研究来实现资金融通,有没有办法可以实现?
 
企业本身在进行高速数字化转型,它的很多生产、物流、经营、交易数据都已经数字化了,银行是不是可以作为第三方接入进去之后获取有限数据之后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判断进而获取贷款,这个事情有尝试。我们可以看到央行为了鼓励银行创新,有这样的制度,叫监管沙箱制度。这里有包括光大银行、农业银行等进行产业链融资模式和创新试点。
 
我们认为银行应该成为产业链共生共融的合作者或者参与者,一直在提银行是脱虚向实,每年银行利润是最高的。从去年提出小微贷款利率要降,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降低你的贷款利率同时要提高银行可持续发展,你肯定要通过新的方式,我们当时提出来跟产业链共生共融发展是最好的方式,就提出来在产业链里面可以不用通过资金的实际流转,比如以核心企业为例,杨总的福田汽车有他的轮胎供应商,汽车后世供应商,供应商结算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进行增信,这是银行目前做的事情。这是绑得非常紧的实验的窗口。
 
最后我讲讲数字货币,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到底数字货币是什么东西,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从发达国家来看,美、欧、日都非常重视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对企业、个人会带来哪些大的影响?回顾央行数字货币的进程,央行从14年开始成立了数字货币项目组,目前数字货币项目组全是挂在纸币研究所的下面,占的是纸币编制,大家知道数字货币推动最开始的目的是替代纸币的发行,因为纸币发行有成本,包括假币等。
 
从14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上面同步有另外一个产品叫比特币,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到了近几年,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最后央行调整它的思路。如果说你不去做数字货币,你的数字货币市场会被别的国家占领,失去了在数字货币领域数字货币的主权,这个是整个考虑。
 
目前数字货币大概是这么运行的,央行是负责发行钞票、五大行负责钞票的印刷,这里做一个解释,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数字货币,我们后面会讲到数字货币的特点。目前央行发展数字货币,首先是肯定跟区块链没什么关系的,要划不等号。数字货币出来之后,央行会说有码出来,五大行拿到码之后会装到不同的信封里面去,这个模式跟目前香港的模式很像,中英香港每发100港币都要把等币的钱上交到香港监管局,同样这边每个银行发行1块钱数字货币,相应一块钱要上交银行冻结,所以它没有对现金进行冲击,这是它目前的体制。
 
这套体制它到底会带来哪些变化?这是今天跟大家做的重点分享。
 
举例,目前我们金融结算体系里面有个很重要的特征基于账户的运行,无论企业也好还是个人也好你做任何的金融交易,你必须开银行账户,对公户、银行卡肯定要开。在数字货币里面是不存在这个限制的,所以它第一个特点叫松耦合。
 
第二个是支付清算。比如给范总支付500块钱,这是支付行为,但实际银行收到指令后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中行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其中第一步做清算,中行对我所有交易进行加总汇总之后给到人民银行。一笔交易从清算、交易、结算是三部分组成,这是强大的金融体系,我们现在金融体系都是基于央行和跨行之间的运作,就是目前的电子货币体系,所以需要大量的网络来建。但一旦推行数字货币就没有清洁概念。现在我跟范总再进行纸币交易他500块钱,支付、清算、结算都没有,因为钱到范总手里了。
 
数字货币就是这个特征,没有清算、结算的过程,我的钱马上少500,范总的钱多500。这个数字货币本质特征它的清结算一体,没有中间资金沉淀、清算过程,它的交易成本会大大下降。
 
但是你的清算信息必须通过国际电报组织进行传递,只要你汇款所有信息都会存过去,一旦制裁你不让你用你就没有电报信息系统了。我跟范总做交易的时候,我后面的银行、工行和中行之间要做信息传递,我怎么知道我已经给范总汇了500块钱呢?他们之间有个信息报文传递系统。
 
一旦信息货币出来还有这个问题吗?没有了,如果我跟范总在国外进行交易,钱包跟钱包就完成了清算、结算。为什么数字货币推出之后日本人和美国人特别关注这个事情?官方一直不敢讲太多的东西放在海外,因为这个东西确实敏感,确实颠覆现用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颠覆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所以这是数字货币为什么说这么多人看好它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就是清洁算和账户完全没关系。我们不需要开户,我们只需要电子钱包,微信、支付宝都可以承载,它跟账户没关系。它对电子金融普惠去发达国家,像非洲或者偏远地区甚至没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用这个体系进行运转。
 
我们如果把这两个东西用得很好,是我觉得未来可以有很大的前景。
 
有些东西确实不方便讲,毕竟中国银行,有些东西很敏感,我们是闭门会议,大家知道就可以了。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企业之间没有清结算,没有手续费。从中国汇钱到国外大概是2%的手续费,在国外跨境的手续费在5%以上,这笔钱大幅降低你的清算、结算。
 
第二,效率大幅提升。以前从中国汇到美国一笔钱,现在最快可能一天、两天、三天,现在是实时,你汇那边马上就能收到。所以它的效率是本质的区别。一旦跟区块链技术结合,他们这套体系真的是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个事情现在比较敏感。我们上面讲的内容都是已经央行说过的内容,所以我还可以去说这个事情。
 
下面是这个数字货币用在个人领域有没有用?肯定有用,个人之间的支付行为,但实际它的方便程度不一定会超过微信和支付宝,所以它的个人领域顶多能成为微信和支付宝的替代品,万一微信和支付宝出现网络中断或者突发性系统风险,这个央行的数字货币的支付体系可以马上顶上去,因为它是独立体系跟现有体系完全没关系,这是它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零售领域能取得多大的成绩?需要好好观察。
 
对公企业对企业有很大的变化,对银行也会比较好,因为数字货币是可追溯的。什么意思?以前你的现金或者电子货币也好,现金是无法追溯的。我给范总500块钱,任何人不知道我给他500块钱,因为不记名。电子货币比如中国银行发放贷款给某个企业,某个企业经过9次以上辗转之后很难找到,一旦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流转这笔资金理论上永远可以被追溯。
 
这里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贷款资金挪用的问题。你是不是拿去干炒房或者炒股票或者拿了钱做了一些别的事情?因为现在银行不良贷款大部分拿钱之后没干主业而挪作他用,这个对整个国家的监控会很有帮助。但这里大家可以放心,按照目前体系设计,它应该只是有限可匿名,除非是突发情况,否则不会用到这个功能做这个事情。我讲的有点多了,这个东西大家可以稍微思考一下。
 
未来是数字化的时代,同时未来中国肯定会走向全球,我说的走向全球是指全面走向全球,现有的一些体系里面掣肘的规则和制度,必须被颠覆。这种东西只有金融和企业一起来联手去考虑或者前瞻性的考虑这些问题,才更有可能帮助我们国家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受制裁的时候没有好的方式帮助这些企业运转。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