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在互联网后时代如何自处?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5-01-14 10:30:54

摘自:飞象网

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光速发展,BAT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越来越清晰。凭借微信这一超级入口,腾讯在BAT中的移动互联网的形势在目前看来最为光明。与腾讯微信、QQ的入口不同,百度入口不强势,也缺乏整合策略。

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光速发展,BAT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越来越清晰。PC的黄金时代正在消逝,关于BAT在移动互联网后时代将如何自处的争论不断。近日,一份长达60页的《中国手机应用趋势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在业内疯传,大量业内核心数据被披露。从中,BAT在移动领域的生存现状,也能窥见一二。

图:2014年度中国手机APP下载TOP20

  图:2014年度中国手机APP下载TOP20

绿皮书中贴出了TOP100的APP名单。腾讯旗下的QQ、微信、QQ空间、腾讯视频,阿里旗下的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高德地图等位列TOP20。不过让人诧异的是,TOP20里百度竟然全军覆没,百度旗下最靠前的产品爱奇艺也仅列第24位,百度地图排名第43位。

中国APPTOP20独缺B,是偶然吗?我们不妨一起分析一下BAT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布局。

腾讯:看上去很美

凭借着微信的强势崛起,腾讯在移动互联网可谓占尽先机。有着高粘度和强社交的微信,也被外界普遍看好在O2O领域里必将有一番作为。随后,腾讯投资大众点评、58同城、京东等,都在为微信补充生活服务,拓宽连接渠道。

凭借微信这一超级入口,腾讯在BAT中的移动互联网的形势在目前看来最为光明。不过可惜的是,也正因为微信入口对于腾讯太重要,微信的商业化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目前仍然看不到影子。所以,当微信接入大众点评和京东之后,也并没有让人们感受到它有多大的杀伤力,更多的微信用户还是习惯在微信上与朋友、亲人们聊天,刷刷朋友圈。

阿里:砸钱开凿护城河

要说2014年移动互联网布局声势最浩大的,莫过于阿里巴巴了。首先是马云主推的手机淘宝,正式成为阿里“主客户端”及阿里移动大平台战略的主体,即一个客户端覆盖所有服务,目前手淘中包含了微淘、淘点点、酒店机票、团购、教育,甚至物流和视频等几十项功能。在今年双十一中,移动支付端贡献了45%的成交量,成为一大亮点。

此外,马云还先后投资收购了微博、高德地图、UC等系列有着移动入口优势的公司,还战略投资了银泰商业、与各大百货商场联合,线上线下围绕着支付宝+淘宝展开了宏大的布局。不过有业内人士评论,阿里巴巴看似热闹,实则蜻蜓点水,貌似哪个投资都没有深入进去。不过优点是全部围绕信息流,支付流和物流这三个流编织的网而展开,有重点总是好事。

百度:狼来了狼来了狼来了

与马化腾、马云性格不同,李彦宏行事稳健,略显保守。几乎在所有人眼里,百度都是BAT当中在移动端发力最慢的一个。这一观察,从绿皮书中披露TOP20的APP数据中也得到了印证。

多数业内人士评价称,百度看清方向却持币待购的“预备跑”状态持续太久了,到目前为止的收购多集中入口企业,对于一些垂直领域的主导型企业介入较少。这对一个平台型生态企业来说,只有旅游、视频、团购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与腾讯微信、QQ的入口不同,百度入口不强势,也缺乏整合策略。虽然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但从贴吧以后,百度已经很久没有诞生新的明星项目。虽然公司架构调整为全面面向移动生态的架构,但百度的中高层似乎没有完全跟上行业变化的节奏。

总结:

BAT三家都以平台战略自居,都以抓住入口布局长远生态为手段,最终有着主导移动互联网的野心。腾讯凭借微信,率先在移动互联网发力;阿里的手淘发展不错,在支付和物流方面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百度虽然发力最晚,但仍寄希望于“花钱买时间”,等到旗下的91无线、百度地图等冲进TOP20那时,再决战。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