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创新的时候,我们谈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被各个项目所分散,但归根到底创新的本质在于人。正因为我们渴望改变这个世界,因此创新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工具,以创新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类问题,在创新的道路上人才不论在任何企业眼中都是重中之重。
不久之前由微软、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共同成立的全球创新学院(GIX),就是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直面挑战,并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当前,科技发展正进入新一轮活跃创新时期,中国人才创新也正散发出无限活力。全球创新学院就是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中国人才提供了一个激发创新潜力的平台。在进入中国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微软一直都在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扶持教育、激励创新,帮助人才激发潜力,推动中国人才走向创新“新纪元”。
从2004年进入中国以来,微软创新杯已经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科技大赛,累计参与人数已超过20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葛卓琛参加了2013年微软创新杯,以3D技术追踪智障儿童的表现,让他们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对于葛卓琛来说创新杯给了他们一个以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技术和平台去想象去创新,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从中国的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微软的活跃在整个中国教育生态圈,对中国创新人才和IT产业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创新杯也成为了国内最有价值及最受关注的创业孵化平台,推动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尝试创新、学会从创新角度思考问题。
现在,来自中国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微软和业界最为重要的中流砥柱。沈向洋、陆奇、洪小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俨然已经成为微软创新的代名词。而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从1998年建院以来,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向国内的各个领域输送创新人才,更是被称之为中国IT界的“黄埔军校”。我们所熟知的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此前就曾是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前身)负责人。与李开复同一时期的还有现任金山软件CEO的张宏江,在金山拥有不少从微软走出的创新人才,金山办公软件的联席CTO萧圣璇等都是来自微软。而时下火热的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从1995年开始也在微软工作了长达10年时间。
微软对于创新的鼓励以及健全的培养体系,让人才的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微软内部创新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微软车库就是为了鼓励内部创新的存在的。北京雾霾最为严重的时期,从微软车库中走出来的小鱼天气,就是开发者许建志与微软的其他同事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以雾霾为切入点为用户提供PM值这一关键指标的预报。而持续火爆了2015年大半年的微软小冰,同样是诞生自内部创新。小冰团队在微软激励创新的氛围中,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尖端技术相结合,以聊天机器人的形式,让我们提前体验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
微软鼓励这些具有想象力的创新行为,微软希望能为那些充满创意的人才,提供了追寻下一个梦想的舞台和途径。在创新时代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上,微软从不吝啬于资源的投入,通过教育创新、创新竞赛等多种方式,帮助中国人才创造并抓住现实机会,激发潜力、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