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说5G网路“指日可待”。
尤其是在一个像世界行动通讯大会(MWC)这样的大型展会中,业界主导厂商们更不可能错过这个重要的讯息。高通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也不例外。
不过,高通执行副总裁兼技术长Matt Grob更将5G视为一项长期发展的标准。
相较于各界积极为此新标准确立一个梦幻的目标日期以及热衷于推动5G对谈,Grob更希望业界能制定一项将在未来10-15年期间持续进展的标准,而不只是在2020年完成表面上所宣称的商用化目标。
高通执行副总裁兼技术长Matt Grob
Grob解释,行动产业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发展4G无线标准了,甚至较苹果(Apple)在2007年推出第一支iPhone的时间更早。然而,行动产业中没有人预料到资料利用的戏剧性变化——智慧型手机用户的使用量有一天竟然可能颠覆其网路。
如今,我们已能预期各种产业——从消费性电子、工业、娱乐到医疗、物联网与汽车——都将利用5G作为其服务的平台。不过,Grob强调,在现实中,还将出现一些上述产业未能想像到的新服务。
从产品转型服务
在Grob看来,5G并不是一种专用于每一款智慧型手机、穿戴式装置或车辆等硬体及其各部份的连接标准,而是一个让不同产业用于开发新服务与产品的平台。
Grob对于5G及其未来发展的看法在某方面与埃森哲(Accenture)电子与高科技业务部门董事总经理Sami Luukkonen最近提出的观念不谋而合。Sami Luukkonen最近曾经指出:“最值得关注的高科技产业趋势在于传统的硬体、软体与平台公司正逐渐转型,开始为商业客户与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简言之,这是一种可能适用于推动5G“即服务”(aaS)的概念。
在今年的MWC,美国版《EE Times》记者有机会访问到高通技术长,探讨从4G所学的教训到5G先期标准与标准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切。
我们目前处于5G发展的哪个阶段?目前进展如何?
Grob:去年我们已经取得了多项进展。首先,3GPP正式启动 5G标准化进程。如今也为Release 15/ 16拟订时间表了,可望引导我们在2020年以前展开大规模的5G部署。这一切在一年前仍尚未到位。
所以,2020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Grob:我们认为5G是一项将在2020年到2030年(或2035年)之间经历革命性应用进展的新标准。看看我们早在iPhone上市的多年前就已经开发出4G的无线与实体层了。接着,智慧型手机主导了整个行动市场,萤幕越做越大,消费者也开始在手持装置上观看视讯。一开始,视讯串流或多或少还会“断断续续”,但现在已经运作得十分流畅了。
4G是一项重大的成就。但当我们着眼于2020-2035年时,需要5G标准也同样能承受这些重大变化,包括新的外观与产业设计的演变,以及从各种不同产业而来的新服务出现。例如,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的新型头戴式装置,人们不只在娱乐时使用,它也能导入工业应用。此外,还有低延迟至关重要的新式行动或医疗服务,这在目前仍难以实现。
例如,如果5G成为医疗和健康产业开发新服务的平台,那么监管机关将会要求我们提供真正可靠、容错且低延迟的解决方案。5G平台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度来因应这些新的要求。
如今,我们必须在目前拥有的技术上增加更多层以适应新服务要求, 但针对5G,我们希望能够具有原生支援的能力。
网路切分技术
5G如何实现这项目标?
Grob:针对5G,我们正开发一项名为“网路切分”(network slicing)的技术。相较于为每一种装置与应用打造独立的专用网路,这种网路切分技术让营运商能够依每一特定应用场景需要而切分其网路,而且还能以不同的比例进行。有些应用需要极低的资料率,而其他的应用则需要即时且高可靠的服务。网路切分技术是专为多样化5G应用带来高度灵活与高效率而设计的。
相形之下,4G网路虽然十分成功,但充其量只是更高速的网际网路连线。
那么,您认为4G与5G基本上有何不同?
Grob:在4G时代,我们看到许多消费装置最后融合于智慧型手机中。如今,智慧型手机可说是一支通话用的手机、相机、电视,也是录影机(VCR)。而到了5G时代,我们期待看到的是各种不同的互连服务融合于一个平台上。
此外,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在MWC上也进行了十分有趣的网路切分展示。
[德国电信展示一个以正常、慢速作业的小机器人。但是,当一颗小球由上方落下时,其机械手臂感应到球的下坠后,几乎在同一时间瞬间移动,并抓取小球放入篮中。该展示的目标在于藉由为不同的服务分配一部份的网路,展现‘一个实体网路,支援多种产业服务’的潜力。]
德国电信透过机器手臂展示能够达到低于1毫秒(ms)端对端延迟的5G系统,可望成为一种随选网路服务——同时使用相同的2.6GHz频谱作为行动宽频切分
如果新标准是真正支援单一平台提供多种服务的概念,那么5G必须具备什么?
Grob:针对5G技术,我们需要在其无线介面与核心网路中增添更多的灵活性。
5G前期标准?
目前针对5G开发活动的情况如何?
Grob:特别是在过去12个月以来,我们已经看到出现许多的调整与修正。例如,当4G首次提出后,许多不同的技术提案都被摊开来在桌上讨论——其中包括WiMax与LTE。但我们在现有的5G讨论上尚未出现太多分歧。
我们看到5G产业无论是对于sub 6GHz与毫米波(mmWave)都有极大的兴趣。当我们定义出第一阶段的5G后,一切将会进行的更快。
但有些人进展的脚步更快。针对5G技术,我们看到有些人想现在就拥有频谱,尽快开始进行部署。例如,韩国计划赶在2018年冬季奥运即时推出‘5G体验’。他们希望在2017年定义5G,以便能在2018年时为住宅服务试行5G部署。
你不得不佩服他们想要极速进展的精神。但他们也承担着有些部份的建置作业可能无法成为5G全球统一标准之一的风险。。
如果那不是5G,又该如何形容韩国目前正进行的努力呢?
Grob:5G先期标准。但这和3GPP定义的5G标准第1阶段(Release 15)与第2阶段是不一样的。我希望能协助他们回归全球统一的5G标准。
不过,在高通计划主导5G市场之际,我们将回应他们的需求并参与其计划。这样一来,我确定这将有助于我们,让我们学到更多。
然而,千万不要失去了我们对于5G愿景的看法——从2020年持续发展到20235年——这项标准能够因应来自不同服务不断变化的要求。我们必须开发一种主流的全球标准,而且能够大规模的实现。
您从4G的发展中观察到了什么?
Grob:我认为4G是相当成功的。4G推出的时程比3G更快得多。然而,当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进展,在4G以后也必须开发一些新的服务,包括群播、对等网路(P2P)、载波聚合(CA),以及支援免授权频段与消除干扰等。
未来在设计5G时,我们可以因此改善许多相关参数,并从一开始即原生支援多项功能。但我们担心在目前这一时间点上出现过多的客制化可能会导致5G变得分散。
您认为5G的下一个里程碑是什么?
Grob:在接下来的12-13个月内,5G将在标准化的过程中从一种研究变成工作项目。我们可以积极地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开始发展。
我曾经听来自国家仪器(NI)的一位5G技术小组成员说除了关注毫米波技术以外,选择一种频率也很重要。无论是28GHz、39GHz或70GHz,“只选一种”,你同意吗?
没错,但并不只是选出一种频段,同时也必须共同协商对于基本要求的意见一致。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以及促成共识。
高通展示利用28GHz频段的自家6GHz mmWave技术——从高通位于美国纽泽西州的办公室将资料现场传送至西班牙巴塞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