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概念已深入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和研发推进,大数据在诸多领域被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前副总裁、前CTO白硕日前表示,大数据工具的引入,使得交易所在发现“老鼠仓”这些违规交易的工作中效率大大提高,目前,上交所正面临着向大数据转型的任务,而在这种转型中信息安全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在六禾创投日前举办的“2016年大数据行业应用高峰论”上,白硕指出,“抓坏人”是证券市场一个永恒的主题。去年A股的那波“超大规模行情”中,交易所的领导每天都在关注异常波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大数据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有时效性和多变性的要求,因为作案手法不断更新,这使得基于固定模式的数据分析已经走到了尽头,需要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基础设施上的变化,这正是上交所目前面临的向大数据转型的任务。
白硕透露,违规交易的一个典型做法是“老鼠仓”,而 “老鼠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趋同交易”,一个帐号的交易行为和另一个帐号的交易行为有某种趋同性,若干个帐号的趋同性如何去发现?在过去传统的基础设施上,这项工作非常费劲,就是把其余所有的帐号跟一个指定帐号在一支股票上的趋同性完整的扫描、分析和最后筛查,需要几个小时。现在已经不是小时级了,是分钟级了,非常快。
交易所向大数据转型,是过去贵族化的基础设施升级到轻型化的基础设施,这种设施更轻便、成本更低、能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这种转型涉及到平台的迁移、数据的迁移以及团队再造等。就团队再造而言 ,此前业务和技术是分离的,因此很多临时任务无法做,需要抽调人员或者外包。但是在建立了新型大数据中心后不能外包,因为交易数据是高度保密的。
此外,在平台迁移和数据迁移的过程中,信息安全的问题尤其重要。白硕表示,“大数据时代,转型是必然的,转型伴随数据基础设施的替换,替换中存在安全风险,很多情况无先例可循,安全需求落地需要创新。”
传统的安全概念在大数据的语境下要重新定义,很多企业和单位已经在拥抱大数据,这个时候就处于且做且定义的过程中,这当中重要的问题就是注意监管红线。六禾创投的该次大数据峰会上,还涉及大数据在金融、消费、风险评估、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安全问题贯穿所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