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行业即将迎来巨头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11-02 09:26:12

摘自:凤凰网

若要列举当前最火爆的市场概念,“移动互联网”自然当仁不让。在其诸多业务中,移动医疗市场却可以说仍是一片蓝海。除了严格的政策法律壁垒外,混乱的市场模式以及相当多的认识误区,可能也是它无法像互联网金融那样火爆的主要原因。

若要列举当前最火爆的市场概念,“移动互联网”自然当仁不让。在其诸多业务中,移动医疗市场却可以说仍是一片蓝海。除了严格的政策法律壁垒外,混乱的市场模式以及相当多的认识误区,可能也是它无法像互联网金融那样火爆的主要原因。

说起移动医疗,大家不妨先在脑海中勾勒一下你所认识的“移动医疗”?实际上,按照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移动医疗指的是通过手机、Pad、卫星通信等移动通信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提供医疗信息。再具体到微观层面,就是基于Andriod及iOS等移动终端系统,针对医疗健康行业开发的App应用等。

记者通过360手机助手对“医疗”一词进行检索,总共发现了640个结果。排在前面的诸如“心率检测”、“用药助手”、“搜疾病问医生”等应用,无外乎都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小毛小病有关的信息服务。首页的最后一条“中国医疗器械客户端”,据介绍主要是提供各类家用医疗器械的推介及销售服务等。这些应该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移动医疗范畴。

接着,记者又通过PC电脑端,进入聚划算、美团网及大众点评网这几家国内较知名的生活服务类网站,输入“医院”关键词后发现,几乎所有的条目都指向医院体检、牙科美容或宠物医疗等。在大众点评网出现的366个相关条目中,竟分别归类于美食、休闲娱乐、酒店、购物、旅游及生活服务等类目之下,市场之混乱可见一斑。

对此,京颐股份及趣医网董事长李志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前的移动医疗市场可分为轻医疗和重医疗两大类,前者在目前最为常见,但实际它只能说是移动健康产品,不能划在移动医疗名目下。

“所有的诊疗和移动医疗服务一定是要以医院为核心,它应覆盖医院、医生和患者三者的关系,应与预约挂号、医生排班、检测报告、医患互动以及包括医保直连的手机支付等环节紧密挂钩。”李志表示。

据了解,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钱包,近年也一直在医疗移动支付领域与各大医院合作,最近也首次涉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这样的部队医院。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国内已有14家医院加入到了支付宝的“未来医院”计划。

而腾讯在今年9月宣布斥资7000万美元投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藉此进军医疗健康领域。丁香园旗下的家庭用药、丁香医生等移动App产品,据称已有数百万活跃用户。

趣医网的风险投资者软银中国资本[0.23%]主管合伙人华平表示,软银之所以投资中国的移动医疗行业,目的就在于挖掘有潜质成长为行业领头羊的企业,它必须能够为社会带来效益,并对相关产业形成一定冲击。这样的行业和企业,才能够得到政策的正面引导和规范,从而把社会价值串成一个完整体系。

或许,移动医疗行业中也可能出现下一个阿里巴巴。今年9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早在15年前就获得了软银的大笔资金支持。而软银也从中获得了数千倍的投资收益。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特邀观察员范卫锋表示,传统行业的投资泡沫已经出现,移动互联网医疗领域目前还很难洞察这一趋势,至少目前还没看到相关主管部门对此有频繁的管制。这一点,与当前有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之间的争论有些类似,市场可以拭目以待。

无疑,移动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应在于如何解决“优质医疗资源被占据,基层医疗资源被闲置”这一历史矛盾。随着社会舆论对药品价格的诟病越来越多,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对药品价格出台新的行业管理政策。因此,移动医疗服务首先应该跳出“药”这一单纯视野,而更多投向第三方O2O服务市场。

实际上,医疗领域的创新,还受到相关法律政策的约束,这或许也是更多冠以移动医疗服务的App产品,更多只是集中于“轻医疗”的原因之一。举例来说,同样是目前市场如日中天的“大数据”,却很难在医疗行业得到复制。你想想看,哪位患者会希望自己的就医资料成为别人手中的公开数据和生财之道呢?这一点是国家政策的敏感点,一定时间内法律也会对此予以保护。

从这一点来看,移动医疗市场的突破性发展仍将充满未知数。就如15年前的淘宝一样,能极富前瞻性看到它今天辉煌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