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的概念这两年很火热,IT服务企业、软件企业、电子企业、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等等都在谈论车联网,其中尤以通信企业和运营商们在非常热心地推动车联网发展。似乎车联网就成了ICT企业们的“一道菜”了。但是,我们必须看清楚的是,车联网是跨界的概念,只有多方融合,才能推动前进。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教授表示,车联网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是当前最大的困惑,而要想盈利,就需要弄清楚车联网到底要实现什么功能,信息娱乐服务仅是其功能之一,帮助实现安全驾驶和节油降耗这两项功能同样重要,而后者正是整车厂商们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车是车联网的核心载体,信息化是车联网的核心,基于车辆信息化的应用是车联网的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智能、高效(省时)是车联网的主要目的。
车联网在近年来备受各行业关注,行业对车联网的定义和内涵均有不同的看法。李克强认为,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是能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它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在我国,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交通事故等诸多问题。车联网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现在,国内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上汽的Inkanet系统、一汽启明的D-Partner系统、长安的Incall系统、奇瑞的NetCar系统、东风的指南针系统等。
由于具有丰富的环境数据,车联网可为交通管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极大地提高实时交通、通行、停车和道路条件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更高效地管理运输系统;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支持。车联网还可提供为消费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实时信息支持;路径规划的信息支持;加油站/充电站推荐。在安全方面,可以提高驾驶员注意力;减少或者消除碰撞,给出驾驶建议、驾驶报警、车辆安全控制。“车联网技术有助于减少80%的道路交通事故。”在节能环保方面,车联网还可以减少排放,节约燃油。
车载终端的技术长期定位在娱乐、导航、安防等领域,与汽车自身的安全和节能需求联系不够密切。只有两者结合,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它的盈利模式。
对于车联网的认识需要加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目前,我国车联网的发展已经基本具备了技术、市场以及制度等基础,并且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也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现阶段政府管理部门、整车厂、IT企业及消费者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协调机制和完整的产业链。很多企业对于车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车载信息服务的阶段,没有意识到车联网对于提高车辆安全、经济、排放等性能的巨大潜力。此外,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滞后与不统一也制约了我国车联网产业的发展。据悉,不久前,首个以国内整车厂为主要成员的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同时该联盟也吸纳了通信企业和电子设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