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的应用示范项目遍地开花

责任编辑:editor03

2014-03-31 11:41:11

摘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我国科技部“863计划”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启动了“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车联网技术研究”,旨在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发展。

驾驶员可以利用V2V及时获得周围车辆的运行状态和路况信息,从而有足够的时间来判断和应对交通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超视距地判断交通状况从而自主地选择道路进而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处于事发区域的车辆可以通过V2I方式及时地将相关数据传递给交通管理部门、医疗单位和商业保险公司等,同时也可通过V2V向附近的车辆发送求助信息、危险警告信息等,从而提高了整个交通系统应急处理能力。

我国科技部“863计划”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启动了“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车联网技术研究”,旨在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发展。部分省市也启动了基于车联网的应用示范项目,如重庆市2011年启动的《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就包含有车路信息发布应用。

二、典型的应用场景

1、车车协同应用

WAVE为基于安全的应用预留了专用信道,车辆安全信息是VANET网络中最基本、最核心且优先级最高的一种信息。几乎所有的车车协同应用场景前提都是安全信息可扩散。所谓的安全信息扩散即所有行驶车辆周期性不间断的向外广播携带了自身GPS及车辆信息的特殊报文,这些信息一般包括实时经纬度、速度、方位角、时间、加速度、转向、制动,车辆ID等信息。借助于接收和处理道路上其他相邻车辆发送的安全信息,在VANET网络中的每个车辆可以“感知”其周围存在的其他车辆,并能在车载智能终端实时显示出来,供车辆驾驶员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操作。

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

(1)近距离危险警告

通过车辆间交换的GPS信息,很容易计算出附近车辆间的相对位置。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依据行驶速度自动设定一个安全值,如50m或80m,当车辆存在追尾或碰撞风险时,由车载智能终端发出危险警告,提醒驾驶人员保持必要的车速及安全行驶距离,必要时甚至可越过人类控制权限,使汽车自动采取制动或减速措施。在大雾、大雨、交叉路口、夜晚行驶等视距受限的场景,这种应用的优点将更加明显,可有效避免绝大部分追尾及碰撞事故。

(2)转向灯辅助应用

转向灯通常在超车及变道行驶时开启,用于警示提醒作用。在车车协同应用场景中,转向灯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功能。如图2所示,在某些双向单行道路中,当体积较大的货运车辆遮挡了驾驶员的前方视距时,若驾驶员直接变道行驶,则可能存在与迎面而来的车辆发生碰撞的危险。在VANET应用中,通过安全信息的扩散,可轻松解该问题。当车辆驾驶员准备变道超车并开启转向等时,转向超车信息被包含在安全信息中扩散到前方迎面相向的车辆中,前方车辆收到该信息后立刻返回碰撞危险警告,使驾驶员停止变道行为。这种场景同样也适用于弯道超车预警。通过简单的开启转向灯,即可预知潜在危险,从而起到了辅助驾驶的作用,为驾驶人员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驭验。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