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车联网也是如此。为了能搭上车联网这趟快车,很多安防企业纷纷按自己的客户要求等设计车载智能系统,但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各企业不愿开放自己的系统。并且不少企业标榜的最新功能却缺乏实用性,许多企业所谓的车联网系统仅仅是增加了一种简陋的服务而已。显然,目前车联网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到达最佳状态,车联网发展也因此受到种种的制约。安防行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产业链的成型和企业的协同作战,而这些都基于产品技术的不足之处能得到改善。在民众中普及车联网系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司机不愿或不敢使用车联网便是一个客观体现。
车联网是个大产业
汽车是信息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汽车制造商因此具有天然优势,汽车厂商能够基于自身资源与研发制造优势,为车主提供车辆服务、车载救援、车载通信、远程控制、车载导航、远程诊断、远程保养等诸多功能与服务,这些应用可基于已有的标准化电信传输模块来实现移动性的车载信息化应用。电信运营商的参与可以在系统运营成本、运营模式等方面带来竞争力与影响力,但是对于运营商而言,与汽车厂商的离合就是战略成本的关键了。
车联网的发展趋势受到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影响,包括多元化的应用和精准的服务内容,以及互动的服务方式等。此外,未来以语音输出入与车载终端互动的方式依然是车载终端发展的一大趋势,而且导航技术将更加直观易用,传统的静态导航将逐渐被动态导航所取代,3D导航、实景导航和在线化方式都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并且,地图增量更新技术、动态交通信息技术将得到全面应用。总之,车载终端将从产品化向服务化方向发展,而车联网应用的发展方向则是解决交通实际问题,实现人、车、路的协同交互。
从技术角度来看,车联网是融合了通信、服务、终端硬件的综合体,是基于多边性的应用平台才得以实现的具体服务,这便需要实现车载终端与电信网络及互联网的无缝融合,以及与不同软硬件提供商的平滑对接。
从商业角度来看,车联网平台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来进一步催化车联网市场应用,比如国外正在尝试通过金融车险业的深度参与来实现车联网的应用创新。同时,车联网产业链各方应该明确分工,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产业要素和协调资源,避免无谓耗费,从而实现产业链资源的最大利用与整合以及多方共赢。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大,我国正在步入汽车社会,与汽车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其中汽车与道路、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汽车与行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表明我国车联网市场蕴含着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