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将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
保罗·麦基则认为我们目前已进入以数字化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阶段;
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则提出“工业4.0战略”,其核心是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
在日前发布的2014汽车蓝皮书中,与会者就以上议题与判断,结合汽车产业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真要来了吗?
或许,今天给出的概念都有其正确性,也都还存在局限。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而言,谁又能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呢?即便对于像汽车这样,过去被定义为一个“行业”的方面来说,今天,早已因为网络世界的发展,与其他诸多“行业”交互串联起来。因此,描述一次产业革命的可能与变革,远非一句话所能概括或总结。
比如车联网的业态,到底如何形成,又表现出什么样的现状?明天又将如何发展,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7月3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着的《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汽车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
2014汽车蓝皮书以“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为主题,主要研究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并重点探讨了车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发布会上谈到:“加速孕育中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也为处于全面升级转型阶段的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新技术将从产品、生产及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对汽车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变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特别是受到全球关注的车联网,将改变汽车本身的属性,塑造全新的汽车生态,这对谋求由大转强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机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