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国内车联网市场在2020年将至少拥有千亿元级的市场空间。到2020年,中国车联网渗透率有望突破20%,2020年我国汽车总规模将突破2亿辆。然而,在角逐巨大市场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无线网络的覆盖、海量信息介入下的性能保证、提供令人满意的售中和售后以及用户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等,都是未来布局车联网需要解决的问题。产业体系建设、产品技术深度以及用户认可度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给车联网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挑战。

车联网
产业环境落后,车联网发展受制约
尽管我国车联网产业已经基本具备了技术、市场、以及制度等基础,4G网络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也为车联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我国车联网在产业环境方面的落后却给其发展带来阻碍。首先,在产业体系上,现阶段政府管理部门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政策制定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其次,在标准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滞后和不统一会导致系统不兼容和资源浪费,彼此间信息不能共享。第三,在发展模式上,各家车企相互封闭的发展模式,既导致标准难以统一,又无法实现车与车之间的真正的双向联通,因此很难实现规模效应。
初级产品较多,研发难度增大
尽管当下车联网提供的产品和形态较多,包括路况、智能硬件、导航、人工后台、车联网电台以及加强车之间、车与人之间、车与路之间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等,但对这些车联网的产品和形态进行分类后可以发现,目前国内以一键通、自动导航、自动标签识别等初级层面的产品较多,而涉及高端领域如O2O消费以及自动驾驶等高级层面的产品较少。因此,当下关键技术积累不足,研发难度较大,市场培育和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车联网大规模的发展需要,功能简单、同质化,研发平台较为封闭、技术含量低成为当下车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