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加上大数据带动的商机及技术扩散效应持续明显。根据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的调查指出,全球车辆约有10亿辆,预估2050年将成长到20亿至40亿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联网汽车的数量于2020年将达到2.5亿辆的规模,且超过80%的新车将提供智慧连网服务。市调机构Gartner也预估,2015年汽车将成为物联网成长最快的领域,年增率达96%。
此外,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预估,2019年全球联网汽车产值将达1,319亿美元,2013至2019年的年复合成长率高达34.7%。Booz Company及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的研究则指出,全球车用安全且具有联网功能的零组件市场也将会从2015年预估的100亿欧元急速攀升至330亿欧元。车载领域商机之大,已成为许多厂商亟欲跨入的领域。
国际车厂导入车联网 新车智慧功能普及化
除了各家研究数据所指陈的未来趋势外,从甫落幕的第66届法兰克福车展中,我们也能一窥汽车大厂力推车联网科技的端倪,这些科技包括自动驾驶、智慧安全锁、车用影音系统、无线装置应用等。在车机方面则出现多重功能如USB、MHL、HDMI、Bluetooth、声控系统等,以及利用GPS即时导航来自动规划绕过塞车路段、寻找最佳路线及停车位搜寻等应用。
这其中许多应用功能的发展都是拜Google的Android Auto与Apple的CarPlay所赐,让车载机能与智慧型手机等行动装置连线,藉以导入各种车载智慧功能。CarPlay新近的斩获是获得国际富豪汽车(VOLVO) XC90的采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新近发表一份Android系统相容性报告,此报告多次提及Android车用作业系统的细节,显示Google正在测试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的车用系统Android Automotive。这是一个可独立执行的作业系统,而非如同Android Auto较像是App性质。据了解,Android Automotive能让用户在不连接智慧型手机的状况下使用各种网路服务,包括Google的地图、搜寻、影音服务等。
再者,从国际车厂的展示来看,Audi全新的A4推出协助驾驶人自动驾驶的新功能以及Traffic Jam Assist系统,能够协助驾驶人在壅塞交通的情况下更顺畅的行驶。更令人瞩目的是,BMW展示出汽车与智慧家庭联网的结合,驾驶人可以透过车载资讯系统控制家中电灯、各房间的空调以及开关等等,同时也有安全性提醒功能,可以透过车机与家庭中控系统连结获得讯息。
综观此届车展所展出的全球首发新车210项中,车联网应用已成为各家品牌大厂的研发重点之一。且可以发现车联网所带动的创新应用极为多元,预料未来随着车联网技术成熟,透过联网车辆收集而来的探测资料,将对未来智慧交通在商业模式和营利机会带来更关键性的影响力。事实上,UBI车险(Usage Based insurance)与车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就是近来颇受瞩目的创新服务。
UBI车险是一种新型保费模式,依据个别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收取保险费用,又被称为PAYD(pay as you drive)或PHYD(pay how you drive),而此模式的依据就是大数据的收集。透过UBI车险,消费者可减少保费支出并更加注意维持良好的驾驶行为,政府则能据以改善道路及救援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体交通及道路安全。根据美国SMA市调研究,在2020年时,36%车险都会成为UBI模式。
此外,Toyota InfoTechnology Center也已提出将虚实整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发挥在联网车数据运用,以提供驾驶者更人性化驾车体验。
感测、无线传输及云端 营造商机空间
车联网牵涉到的装置复杂度及多样性极高,不过,这些功能的展开大多是基于感测器、无线传输技术及云端资料库。这三者的运作关系是由感测器收集车辆与外部环境资讯;透过无线传输技术与行人、车辆与交通设施等周遭环境连结;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云端资料库,以实现智慧化交通应用。
针对车联网商机,台湾许多厂商已布局多时。例如,鸿海规划投入车联网营运服务。针对此方面的布局,鸿海透过国碁电子与亚太电未来合并成的新亚太电信来进军车联网领域。鸿海并已展出车联网平台KARDI。此平台是由鸿海年初成立的创星物联科技所推出。鸿海希望透过创星物联科技,先在台湾开发出成熟的车联网平台,以台湾为试验基地,未来再推广至海外及大陆市场。
甚至传统PC大厂宏碁也利用自建云(BYOC)切入车联网领域,其中车联网成果“X Terran”更已在今年的德国慕尼黑电动车展(eCarTec Munich)中展出。宏碁旗下子公司联永基(MPS Energy)是与BYOC的策略夥伴智慧车设计公司创意库(Studio X-Gene),共同发表采用全新动力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动全地形车。
今年7月成立的联永基公司,是宏碁为开发车用电源与电动车相关的电力系统而成立的子公司,研发应用在智慧车上的电池管理系统,未来该公司并将持续结合云端智慧控制系统在车联网领域开发新技术。
除此之外,台湾有更多的业者已投入相关元件及模组的开发及生产。例如,联发科的车用4G联网晶片、中磊的联网系统车用闸道器、盛群的车用蓝牙等。尤其是全台首家出货车与车通讯(vehicle to vehicle;V2V)方案产品的启碁颇受瞩目。据了解,该公司的防撞雷达新产品近期已获得日本一线客户订单,802.11P无线通讯模组也已通过认证,计划明年底开始出货美国市场。
DSRC vs. LTE V2X 何者胜出车联网市场?
802.11P是针对车联网发展的无线网路技术标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华为(Huawei)与高通(Qualcomm)两大蜂巢式技术供应商,正积极藉由提出一个新的LTE标准LTE V2X,以抢攻V2X,甚至是V2V(车辆对车辆)与V2I(车辆对基础设施)领域,预料可能与另一专为V2X应用打造、基于IEEE 802.11p为基础的专用短距离通讯(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s;DSRC)互争市场。
LTE V2X是基于LTE蜂巢式网路,上述公司指出LTE-Direct(LTE-D),或称为LTE D2D(Device-to-Device)的技术,能为LTE V2X提供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推动V2X技术的优势来自于LTE蜂巢式网路基础建设已经存在。据了解,LTE-D具备能寻找500公尺内数以千计装置以及服务的能力,因此能让两个以上最接近的LTE-D装置在网内通讯。根据华为的时间表显示,LTE-V2X研究项目将在今年底完成,而其工作项目则自2016年展开。
展望未来,由于车载资通讯系统不断推陈出新,更多新型车款都设置了基本的车联网系统,而随着各大车厂纷纷投入技术研发,在感测技术、通讯技术及驾驶决策分析系统领域预料将有更大的突破。在车联网不断进展的基础上,自动驾驶车辆在5年内正式量产已非不可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