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浪潮的推动下,PTC公司作为全球工业软件解决方案的领军者,正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巩固其在应用生命周期管理(ALM)和系统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
PTC不仅致力于技术创新,更积极寻求与行业伙伴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收购IncQuery Group:深化ALM与系统工程能力
为了进一步强化在ALM和系统工程领域的实力,PTC近期宣布收购IncQuery Group。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PTC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也彰显了其持续创新的决心。
IncQuery Group是一家在系统工程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公司,为全球制造商和产品公司提供ALM和系统工程开发及咨询服务。收购IncQuery,能够有效加强PTC对工程和产品开发的关注,增加系统工程领域专业知识,依托PTC数字主线战略,有助于加快ALM 和 PLM 产品组合集成。
收购后,基于IncQuery的专业经验以及现有ALM业务,PTC将进一步丰富数字主线场景,分析需求、系统工程、仿真、软硬件开发等业务相关的数据追溯性关系,构建更完善的企业级数字主线。
Codebeamer 3.0:ALM解决方案的革新之作
PTC推出的Codebeamer 3.0 ALM解决方案是其在ALM领域的又一力作。
这款解决方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更新和突破,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产品开发体验。Codebeamer 3.0版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更新:
1) 增强了可扩展的工作集能力:Codebeamer提供工作集能力,通过工作集,软件经理可以一次性地将软件项目中的所有需求、代码、测试用例、风险分析、追溯关系批量重用。在产品线开发过程中,提供单一的事实来源,使一切都保持连接、可跟踪,满足合规要求的同时,极大提高开发效率。这一能力在Codebeamer 3.0版本中得到显著增强,10万个项目的复用效率提高了200倍;
2) 发布测试版AI应用:Codebeamer 3.0支持引入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对产品开发需求进行质量分析,基于INCOSE(国际系统工程理事会)规范检查需求描述的合理性,并提供优化建议,帮助企业精准描述需求、定义需求,从源头环节提高产品开发质量;
3) 增强ALM-PLM集成能力:构建从需求到产品开发的数字主线,支持基于云基础设施的部署。
在安全合规方面,Codebeamer 内置了行业专属的合规性模板,覆盖了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核心法规,例如,针对汽车行业的 ISO 26262(功能安全)、ISO 21434 (网络安全)和 ASPICE(汽车软件过程改进与能力评估)设计流程,内置风险分析工具和测试用例模板,确保车载软件开发符合安全标准。
应对市场竞争:PTC的优势与差异化策略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软件在产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工业产品在复杂度、智能化程度、个性化定制需求和安全合规要求方面都有显著变化,这使得市场对能够支持软件定义产品的 ALM 解决方案需求增加,ALM 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刘强,PTC 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强调:“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用一个现代、集成、互联的ALM平台来整合整个产品研发流程,从整体上建立起以软件为核心的创新动力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颠覆性的创新,从而建立自己不可动摇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PTC 看来:市场需要能够提供完整产品数字主线、满足敏捷开发和安全合规要求、支持软件平台化开发的 ALM 解决方案,而这正是 PTC 的优势所在。
完整产品数字主线:PTC认为ALM不是孤立的解决方案,应能够与其他业务系统、工具一起构建完整的产品数字主线,实现全价值链数据的顺畅流动,使数据随需而用。因此,PTC Codebeamer平台提供现代化的、开放的架构,能够广泛集成MBSE、PLM及DevOps相关工具链软件,支持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追溯性,实现产品软硬件开发的高效协同。
敏捷开发和安全合规要求:工业产品开发离不开安全合规要求,软件开发具备敏捷迭代的特点。PTC ALM解决方案一方面固化了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的合规性模板,指导开发过程满足行业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引入了Kanban、Scrum等敏捷方法,二者有机结合,严谨且高效地组织软件开发与过程管理。
软件平台化重用:同系列的产品往往存在软件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情况,软件开发也应支持跨项目的参考重用,并且为了更高效的支持OTA模式,所有跨项目重用的软件应支持平台化的同步更新。区别于当前ALM市场众多定位为项目级解决方案的产品,PTC ALM定位为企业级解决方案,通过“工作集”能力,支持软件开发的平台化重用。
可持续发展与本地化支持:全方位服务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PTC积极响应号召,通过Codebeamer 3.0等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环保设计。该解决方案内置了可持续性模板,整合了环保标准与法规,依托数字主线实现材料、供应链及能源效率的全生命周期协同优化。结合敏捷开发与合规管理,确保环保需求与设计同步,助力企业落地绿色设计。
同时,PTC也非常重视本地化支持与服务。为满足中国客户需求,PTC从多维度强化本地化支持与服务:组织架构方面,PTC设有本地化专家顾问团队、技术支持团队,为中国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技术适配方面,PTC产品,如Codebeamer,提供本地化语言包,且支持本地化部署、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种部署方式;生态体系方面,PTC拥有完善的代理商网络,丰富的咨询、培训合作伙伴,可以为中国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引领工业数字化转型
展望未来, PTC仍将不断加强“软件定义创新”方向的投入,计划持续完善ALM\MBSE\PLM\PLE领域的互联互通,构建更加完整的产品数字主线;在测试用例生成、基于语义的需求检索等更多应用场景中引入AI能力;持续加强基于工作集的软件重用能力;并优化超大规模需求、测试用例导入的性能;,改善用户界面体验。
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PTC将自己定位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致力于应用PTC丰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构建产品数字主线,使企业更快更准确的做出决策,并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企业运营模式创新。
PTC与合作伙伴通过以下方式共同推动ALM和系统工程领域的发展:
技术集成与创新合作:PTC通过与微软的合作,将Copilot的AI能力融入到ALM解决方案中,帮助软件工程师更高效地创建和管理产品需求、测试用例,并不断拓展AI赋能的应用场景;
解决方案整合与优化:通过Pure-System、IncQuery等一系列收购,PTC不断完善ALM和系统工程解决方案,并实现与PLM等系统的集成互联,不断完善数字主线战略,为企业提供涵盖硬件、软件的完整系统工程支持;
标准化连接与开放融合:PTC解决方案支持OSLC开放连接标准,将ALM与PLM及系统工程建模工具连接起来,并支持与JIRA、EA、Simulink、Jenkins等行业工具集成,支持与风河WindRiver Studio,UL Stages等平台的融合,实现工程团队、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之间高效的协同合作,推动开发流程的规范与统一。
结语
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PTC 以“数字主线”为核心脉络,通过技术收购、产品革新与生态协同,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价值链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体系。从 Codebeamer 3.0 对 AI与合规性的深度融合,到收购 IncQuery 后系统工程能力的跨越式升级,PTC 不仅以技术硬实力重塑工业软件开发范式,更以开放的生态合作模式推动汽车、医疗等关键领域的标准革新。
面对智能制造的复杂挑战,PTC 的差异化路径始终聚焦“连接”与“协同”—— 连接软硬件开发全流程,协同企业与行业生态的创新势能。随着 AI 技术在需求分析、测试用例生成等场景的深化应用,以及数字主线在可持续发展与本地化服务中的落地实践,PTC 正以 “引领者” 之姿,携手全球伙伴将工业数字化转型从概念蓝图转化为可量化的价值创造。
未来,PTC 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笔,以生态合作为墨,在工业软件的画布上勾勒更智能、更协同、更绿色的产业新图景,为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跃迁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