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在京召开

责任编辑:cres

2025-09-19 15:46:50

摘自:软件IC网



2025年6月13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十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在北京万寿宾馆开幕。本届大会聚焦“共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源生态”的主题,通过“现场论道+云端连线”的方式,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开源专家、企业领袖、技术精英等,聚焦开源热点和行业创新应用,围绕新时代开源的应变、基于开源的人工智能、 Kubernetes及其应用、云原生、区块链、开源生态等议题进行研讨,全力打造我国开源领域的趋势解读与研判平台、前沿技术和实践交流平台。

开码聚源 共铸智能基石

COPU名誉主席陆首群在致开幕词兼主旨报告中指出:“在AI时代,开源被赋予了全新定义:OSI于2024年10月正式发布《开源人工智能定义》,要求公开训练数据、完整源代码及模型参数,核心要素包括数据、代码、模型的使用、修改、共享权,以提升AI透明度与协作性。开源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迭代创新、开拓生态、构建商业模式。在开源AI企业创新案例中:华为通过芯片系统架构创新,以带宽和能源优势弥补制程短板;小米MiMo推理模型在数学与代码强化学习方面进行了创新;中兴SuperAgent CO-Sight在GAIA测试中取得了优势。可以说,开源与AI融合应用的趋势方兴未艾。”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发言中表示:“开源文化弘扬了人类知识共享和科学开放精神。纵观历史,经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开源软件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根基。而如今,开源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生态构建的主流趋势,成为全球协同创新、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和引领未来方向的强大动力,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开源体系建设,未来,我们要不断加大对开源社区的支持力度,健全开源知识产权评估、开源治理、开源协议、开源人才培养等等相关开源制度。”

群英荟萃 擘画开源蓝图

当前,开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开源模式通过加速模型研发迭代、降低算力应用门槛、构建开放透明的可信AI基础,有力促进了跨学科协作和复杂场景应用落地,驱动着智能产业生态的繁荣。

放眼全球,开源AI模型与平台数量快速增长,其治理框架与伦理规范也在持续探索与完善。在中国,从科技巨头到创新企业,开源AI已成为核心技术战略支点。毋庸置疑,开源已成为驱动AI创新突破的关键引擎,是构建普惠、安全、可持续智能未来的基石。

会上,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深入剖析了开源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他指出:“开源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开源的价值体现在降低基础技术层成本、促进应用层创新,并推动整个生态的繁荣几个方面。DeepSeek-R1模型的成功和Meta的Llama系列开源模型等案例,证明了开源能使小型机构突破创新,并使高性能技术被全球广泛采用,显著提升技术普及度和透明度。”

以“开源助力开发者新生态”为主题,COPU副主席、CSDN 创始人蒋涛分享了AI为编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他表示:“AI发展正从集中式AI向分布式/本地化AI演进,推动‘人人程序员’时代到来——普通用户借助Cursor、Claude等工具可快速开发应用,编程门槛大幅降低。同时,开源AI也在驱动‘行行智能化’——AI大幅降低内容创作成本百倍,AI Agent技术栈崛起,将会进一步重构工作流程。”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培部负责人韩江聚焦“共建开源人才生态”,分享了基金会在应对高校开源人才培养挑战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应对高校开源人才培养面临内容生态不足、参与动力欠缺、要素协同不全的挑战,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高校及研究机构推出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标准、平台与试点工作组,旨在将开源贡献纳入学分评定、评优表彰及就业推荐等环节,激发师生参与积极性。最终目标是联合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开源人才生态。”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林咏华围绕“FlagOS:从云端大模型到具身智能的边缘AI,打造跨架构的统一开源系统软件”主题,介绍了该院为解决AI芯片生态碎片化、降低迁移成本而构建的统一开源软件栈:“我们的技术栈包含FlagGems通用算子库、FlagTree编译器/FlagCX通信库和FlagScale并行框架,连接云端大模型与边缘具身智能,已与众多芯片/服务器厂商及高校合作,并通过FlagRelease平台加速大模型在不同基础设施硬件上的应用。”

协智众创 夯实产业支柱

在开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浪潮推动下,全球科技强国纷纷将开源AI列为国家战略重点,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与研究机构也深刻认识到开源AI的变革潜力,加速融入全球AI开源创新生态中,成为构建下一代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力量。会上,来自华为、阿里、中兴通讯、小米等企业的代表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们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开源模型、物联网AI、AI智能体等方向,全面分享了开源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实践经验,分享了在开源领域的新布局、新战略。

华为开源业务总监周楠以“全球开源趋势下的思考与探索”为题,分享了华为的开源实践成果:“当前,全球开源发展已进入生态化与社会化的3.0阶段。华为深度参与其中。我们不仅在国内构建开源开放的软硬件生态、也在积极探索社区全球化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在智能化时代为云原生和AI应用打造新一代调度系统OpenFuyao,充分证明开源协作激发潜能、创造奇迹的力量。”

阿里魔搭社区研发与产品负责人陈颖达围绕“魔搭社区:构建围绕开源模型的丰富生态”,介绍了阿里的平台建设理念:“魔搭社区致力于打造模型工具链与泛模型生态平台,用户可在此探索评估、体验使用各类模型,并利用‘创空间’快速开发AI应用。我们还提供标准化API接口,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多样化模型体验与应用支持,共同繁荣开源模型生态。”

以“小米开源助力构建「人车家全生态」”为主题,小米集团开源委员会副主席覃左言分享了物联网领域的开源经验:“秉承‘技术自信,敢于开源’理念,小米打造了Xiaomi Vela物联网操作系统,这一系统具备柔性部署、跨端互联、端侧AI赋能、轻量级应用框架等优势,致力于构建‘人车家全生态’一站式解决方案。”

围绕“智启世界模型 Co-Sight智能体重构千行万业新图景”的主题,中兴通讯Co-Sight首席架构师杜永生分享了中兴的AI前沿应用,他表示:“我们推出了星云行业大模型,结合强化学习与课程学习蒸馏优化推理能力,实现复杂任务分解与执行闭环,有效解决数据壁垒、工具适配、认知断层三大核心问题。”

京东方创元科技开发组组长谢建云围绕“打造全球显示产业新引擎”的主题,介绍了该院在BOE B20项目中应用AI打造智能工厂的实践经验:“京东方正全力构建‘AI+智能工厂’,通过AI深度赋能运营、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在运营方面,实时排程效率提升91%;在质量方面,智能缺陷检测显著降本增效;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实现节能降耗超20%,致力于引领LCD产业智能化新标准。”

围绕“汇智创新,麒麟软件开源实践”的主题,麒麟软件市场与政府事务部总经理李震宁分享了麒麟软件在AI PC OS领域的探索:“面向AI时代,麒麟软件推出具备AI功能的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构建包含统一推理框架、AI SDK等的AI子系统,实现应用与模型解耦、端云资源智能调度。”

以“星网MEC边缘云与AI融合的无单点失效解决方案”为主题,九州未来研发总监吴文相分享了AI在边缘云场景中的创新实践:“针对星网MEC边缘云场景的单点失效风险,九州未来运用抗单粒子反转、边缘自治、智能故障处理、智能数据导流四项关键技术,有效应对轨道运动引发的星地/星星链路中断、外太空极端环境导致的硬件故障以及单粒子反转造成的数据位翻转三大挑战。”

源智共创 汇新生态基流

以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云计算、机器学习框架等AI核心技术已成为开源软件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技术的深度集成能够大幅提升模型迭代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加速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创新平台,越来越多的开源项目积极拥抱并整合这些技术,为智能社会的构建与繁荣注入新动能。

6月14日的圆桌会议将围绕“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源,开源创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重构,推动大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动语言大模型转轨发展”四大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开放算法 共创智能时代

自2006年创办至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亲历并推动了开源领域的蓬勃发展。展望未来,大会将继续坚守“创新、开放、共享、协同”的核心宗旨,打造开源领域关键的合作桥梁与成果发布舞台。同时,大会也将紧密追踪国际开放协作新动向,梳理开源发展脉络,聚焦产业前沿动态,呈现最新实践案例与应用成果,大力驱动协作网络的建设进程,为全球开源生态的繁荣贡献集体智慧。

AI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