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从太原市数字化城乡管理指挥中心了解到,日前,太原市首次以政府名义细化数字城管问题处理准则,明确划分了问题所属区域、部门职责以及整个处置过程的时限、标准要求。今后,连续3盏路灯不亮,数字城管将在30分钟内完成立案、派遣。
自2011年年底,太原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协调中心与12319城建热线整合组建太原市数字化城乡管理指挥中心以来,一直沿用数字城管、12319两套处置流程派单。由于数字城管和12319热线对同一问题的处置时限要求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在实际操作中,极易出现同一问题重复派单的现象,长此以往,各二级平台单位处置问题的难度明显增大。
为了让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答、回复,今年起,太原数字城管中心依据国家标准,参照全国其他城市经验,结合太原市实际,组织修编了《太原市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处置和结案规范》,成为太原市首次以政府名义明确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的立案、处置、结案标准。《规范》要求:连续3盏路灯不亮,数字城管将在30分钟内完成立案、派遣,第一责任单位照明管理处需在1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回复;未经许可露天烧烤,数字城管将在30分钟内完成立案、派遣,第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及开发区管委需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制止,两小时内处理完毕并回复;市区污水井盖丢失,两小时内处理完毕…… 太原市数字化城乡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秦慧娟介绍,《规范》对问题立案、派遣时限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最大化缩短了问题处置时间。
其中,紧急项问题立案、派遣为10分钟内,非紧急项为30分钟内;核查时限城市、城乡结合部为1小时,农村为两小时,所有处置时限均比住建部规定的时限还有所压缩。同时,《规范》首次明确了问题第一责任单位与相关责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