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lex:转型攻云 融合贯通

责任编辑:sjia

2012-02-29 10:35:05

摘自:ZDNet

云和大数据在IT领域掀起了一股变革之风,这无疑需要高性能网络技术的强大支撑。

云和大数据在IT领域掀起了一股变革之风,这无疑需要高性能网络技术的强大支撑,再加之英特尔即将问世新一代Romley处理器平台会引发服务器厂商大规模的平台更新,网络技术与架构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处于这个关键时刻,网络厂商Emulex的转型也就势在必行了。近日,Emulex公司营销副总裁Shaun Walsh与中国媒体记者分享了该公司未来三年的一些愿景以及对上述新技术变革的观点看法。

左手边是Emulex公司营销副总裁Shaun Walsh,右手边是刚刚在去年11月份加入Emulex担任市场总监的朴燕燕女士

回顾与展望数据中心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分散式数据中心,其中所有网络和服务器都是分散独立的,到了第二个阶段的虚拟化数据中心,其中几乎所有服务器都经历了虚拟化的进程。根据IDC的数据,在市场中已有服务器中20%完成了虚拟化,而新安装服务器虚拟化的比例达到70%。

Walsh表示,作为一家网络公司,Emulex的主要目标是将数据使用者与数据存储系统联系起来。未来3到4年数据会发生一些关键性转型,数据本身正在从应用感知型转变成为位置感知型以及上下文感知型。也就是说,数据本身不只来自于我们所处的位置,同时还来自于我们在这个位置中所做的一些事情和周围环境,这些事物与环境将会成为未来数据的主要来源。

除此之外,数据已经从传统的分散数据中心转移到闪存及固态盘,甚至转向大数据。每一次转型都给数据的存储方式和分布模式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改变着Emulex这样的网络公司的发展方向,例如10GbE网络、LAN和SAN的集成、高性能集群与分散式集群等趋势的出现。

未来五年,网络的规模将从10Gb增加到40GB和100GB,每一个领域和交付模式都影响着Emulex未来的产品战略、决策执行以及提供网络服务的方式

混合云或者私有云的数据中心出现三大关键性转型,首先,受虚拟化影响设备开始整合,数据带宽不断增加;其次,私有云与公共云之间的网络不断增强,因此出现了网络的叠加。

云计算时代出现了软件定义网络以及OpenFlow这样的新标准,从过去的通用模式转变成更加针对应用的使用模式,同时数据交互模式也从数据存储向数据使用发生变化。

Emulex将在IaaS、PaaS和SaaS三个领域提供网络技术与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主要是传统托管提供商所提供的一些服务,其部署与虚拟数据中心内的传统IT部署是相同的。PaaS(平台即服务)是诸如Amazon等公司将不同的应用组合并打包出售,用于IT架构提供给最终用。SaaS(软件即服务)则是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公司将一个应用同时出售给数百万的用户,这是一种庞大的网络应用方式。

[page]

闪存契机 云促转型

Emulex看到的第一个重要技术变革就是闪存技术,这个技术变化正在影响着服务器部署以及存储配置的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闪存技术应用到服务器中以加速应用的运行,除此之外,闪存还可以显著降低延迟。

众所周知,EMC的VFCache技术将缓存功能从磁盘阵列转移至服务器中,这时候网络连接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Emulex利用SSD推出了在芯片层面上将SSD、SATA、SAS和FC联合到一起的桥接技术,并利用Emuelx控制器将低延时技术运用到万兆以太网中,利用闪存加速服务交付速度。

Walsh解释说,未来将会出现三大增长点,即利用服务器加速网络的交付、云计算应用的增长以及数据中心的减少。现在很多公司将原来的数据中心应用迁移到云架构中,使用SaaS、低延时网络、LOM以及英特尔Romley架构,所有这些可以充分地将高密度的计算和应用迁移到数据中心内。

从上面这张来自英特尔投资者会议的PPT中我们看到,所有英特尔服务器中云服务器占到了10%,未来5年这一比例还将增加一倍至20%。“这10%的变化将给Emulex带来新的客户。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型服务器提供商之外,我们将扩展至电信商等PaaS和IaaS供应商。”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围绕三个基本要素的,首先,增加并发用户和并发应用的数量;其次,降低延迟,使网络应用具备与数据中心应用相同的功能;最后,转变为以以太网为主的交互模式。

Emulex为什么会对Hadoop感兴趣?在Hadoop出现之前数据的挑选清分工作都是在后台完成的,但是Hadoop出现之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模式,数据可以保存在通过网络技术连接的不同服务器中,这些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在网络中不断增加,于是生成很多诸如分析的应用,类似于传统数据中心的数据仓库,这就需要Emulex等网络厂商提供高性能的网络接入。

Walsh表示:“万兆以太网的升级使得运行Hadoop服务器的速度增加2倍,未来存储和网民数量会增加3倍,因此要求基础架构性能也有3倍的增长。虚拟化的出现不仅代表万兆通道本身的出现,关键是万兆通道如何分布于不同虚拟机以及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上图是美国某主流视频提供商,也是Emulex的客户之一。图中有光纤通道和以太网两部分,左边的视频通过万兆以太网传入右边的服务器,该服务器配置固态盘让用户可以对最开始的请求做出快速的响应。很多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仍然会把主要财务信息放在光纤通道中,它仍是目前主要使用的方式,Walsh更是戏称光纤通道是“网络上的瑞士银行”。

[page]

在Romley服务器更新潮中“淘金”

即将推出的英特尔Romley处理器首先给Emulex OneConnet万兆以太网产品、刀片服务器夹层卡以及模块化LOM带来变革;其次,向16Gb光纤通道迁移,而这一转型中Emulex也看到了三个根本性变化:

首先,通过增加SSD性能来实现延迟降低,Emulex在编码方面做出一些变化以提高效率。在2Gb、4Gb和8Gb时代,一个数据包10比特数据中,8比特用于数据,2比特用于管理性的开销,这样20%是闲置的;现在转为16Gb之后,66比特数据中,64比特用于数据,2比特用于管理型开销,效率提高且只有3%是闲置的。

其次,Pilot底板管理系统是针对英特尔Romley架构设计的,此外联想华为等合作伙伴也在做一些相应的变化。

第三,万兆以太网在刀片中的应用,今年80%的刀片服务器使用万兆以太网技术,未来会增加到90%,但是刀片服务器仅占整个服务器市场的20%。另一方面在机架式服务器市场占整个服务器市场的70%,万兆以太网采用率会从15%增加到37%,再增加到2015年接近90%(见上图)。“这对Emulex意味着未来将有近4倍的市场机遇”。

Emulex在万兆以太网市场中一直主打融合网络和网络虚拟化,未来几年会更加关注云计算和低延时。根据之前英特尔投资者会议的PPT,高性能计算所占的15%份额会InfiniBand转移至以太网,云所占的10%份额将从现在的千兆以太网转移至万兆以太网,因此这两个板块将是Emulex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Emulex、Broadcom、Chelsio、Intel和QLogic在10Gb以太网市场的份额走势图

 

Walsh坦言英特尔的确在单端口产品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是他指出目前大部分市场份额还是在刀片服务器上,Emulex在把握主要市场的同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单端口产品。

谈到与英特尔Romley相比Emulex的竞争优势时,Walsh罗列了以下几点:

1、 BladeEngine 3的固件技术能够应用FCoE、iSCSI以及从服务器直接卸载的功能,英特尔不能从服务器进行卸载。Emulex在光纤通道方面有比较稳定的优势,而英特尔使用的是开源FCoE。英特尔不支持iSCSI的数据中心桥接以及低延迟的特性,所以“Emulex在英特尔平台上投入的设计力量甚至超过了英特尔本身”。

2、 Emulex对于OEM厂商虚拟网络特性的支持,例如惠普融合基础设施、IBM Virutal Fabric、思科UCS,这些都需要额外的软件栈设计,这是英特尔不具备的。

3、 Emulex将各种管理软件、工具和驱动程序进行集成,适应客户不同的需求,而英特尔的各种堆栈是独立的。

本月,Emulex刚刚发布了基于万兆以太网的OneConnect OCe11102 10GBASE-T适配器解决方案,除了降低端口成本之外,这款产品可以与千兆以太网进行向后兼容。当谈到功耗与价格之间的折衷时,Walsh表示Emulex推出新品之初先体现出价格上的优势,然后在下一代产品更新中逐步降低功耗。此外,Emulex还推出了16Gb FC主机总线适配器HP SN1000,支持惠普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现在Emulex在中国的OEM和销售合作伙伴包括联想、华为、中兴和神州数码,重点推广万兆以太网、16Gb光纤通道以及控制器等产品。总的来看,英特尔Romley将推动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万兆以太网技术正在逐渐步入主流,所有这些既给网络厂商Emulex带来了市场机遇,又加速着自身转型,未来产品也朝着采用SSD闪存技术、降低延迟、动态卸载以及提升性能的方向进发。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