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imo谁能坐稳企业服务市场领导地位?

责任编辑:wendy

2014-06-27 16:55:57

摘自:飞象网

如果各位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企业服务市场,那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场企业服务市场的大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何以见得呢?

如果各位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企业服务市场,那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场企业服务市场的大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何以见得呢?

 

过去,国内的企业服务市场看似一片寂静,与融资、上市……这些事件浑然不沾。但冷不丁的,腾讯在6月宣布将在下月发布微信移动OA(办公协同),对于整个企业市场来说,犹如沼泽里新来了一条巨鳄,势必掀起领地之争。用《易经》的话来说,凡阴阳易位,都少不了一番恶战,其结果就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至于谁将敢于阻截微信在企业互联网的去路,笔者第一个想到的是2012年抗议腾讯企业QQ抄袭案的事件主角——imo云办公室。

 

和微信具有相同IM属性的imo云办公室CEO乔月猛近日在接受媒体访谈时,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即时通讯服务(即IM)在所有互联网服务中拥有最强的黏性,企业IM要想在腾讯的夹击下生存,就必须有与众不同之处。比如imo就是基于IM之上打造轻量级办公工具和应用,在IM的沟通工具属性中加入人与人之间协同工作的思想,深度整合企业在网络上的各种数据交互,将其整合为企业办公的统一入口。

 

这个“企业的统一入口”,正是腾讯相中的肥肉,也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历数腾讯旗下的企业服务,不乏企业QQ、RTX,但在用户量级、使用成本和普及程度上的数据,和微信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以微信切入企业市场,依靠IM的高黏性获取用户,腾讯的野心不难看懂,但实现起来肯定不容易。

 

“每个人至少有两个社会化身份,一个属于个人生活的角色,另一个属于工作状态的角色。日常生活已经有了不少个人娱乐性质的网络服务,但工作情境下的企业服务一般会对娱乐性说不。”——乔月猛认为正是因为大多数中国企业管理者态度鲜明地“去娱乐化”,在办公情境下QQ和微信经常被拒之门外,这为企业厂商开发办公型即时通讯和协作协同类产品留下巨大的市场空间。

 

So,第一回合,企业服务厂商占有天时地利。

 

但腾讯握有资本的优势。事实上人家从去年就约谈了十几家企业级应用厂商,企图从市场内部笼络人心,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取接口,整合为成为腾讯自家的新产品。当然,厂商们并不是傻子,你向来是“最后一个入场,带走所有蛋糕”,要是真的由腾讯带头颠覆了市场,再用免费赚一大把人气,剩下的诸侯就基本没事可干了。因此初期的微信移动OA很可能是个“半残品”,而后期的运营合作还有待双方的进一步较量。

 

如果腾讯自己憋大招呢?那更加危险。企业级应用是专业而复杂的领域,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集团型应用,如ERP,是典型的重型应用,绝不可能用个人化的思维去实现轻量化的简单交互,不谈业务模块,光一个流程设计可能是要微信工程师的命,遑论许多土老板还用不惯国际化的标准,喜欢按本土情况,怎么方便怎么来,搞个性化定制。所以,这早已经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下的市场,各家企业应用厂商才能各自圈地、各自滋润地活下来。

 

其他EIM厂商像imo,切入企业服务市场的战略是:不去挑战重型应用领域,而是划疆而治,搞接口整合,一样可以完成IM整合企业应用和企业协同行为的解决方案,也留给合作伙伴共利共赢的空间,而对于用户来说,使用体验则几乎是没有差别。类似的整合服务在协同OA和一些办公软件之间也频频可见。如果腾讯无法有效整合企业市场上下游商家的生态圈,那么想要在企业市场混得风声水起还是挺困难的。

 

以上所述的企业市场大战,不一定会在台面上轰轰烈烈地角逐,但接下来大家如果持续关注媒体,必然能闻出硝烟。

 

当然腾讯未必会打没有准备的仗,而诸位也一定想看来自企业市场的激烈反击,这样才能称之为一台精彩的好戏。现在已经站在企业互联网台面上的——有明道,它是走企业社交路线的,以模仿国外yammer并整合梅花网自身客户资源而出道;还有一类是在线协作平台,像是今目标、worktile和teambition,其功能应用倾向轻量化,主要为中小型企业和小型团队提供服务;但最有动力主动迎击腾讯的,应该是企业IM服务商,像是imo,由于IM服务和腾讯有重合,是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企业用户都需要的基础性服务,这个企业互联网入口的争夺势必会十分激烈。因为笔者比较关注IM服务,所以这里再多说两句。

 

imo全称“imo云办公室-企业沟通协作平台”,base在上海,除了拥有超过7年研发和运营经验的企业即时通讯服务外,近年来还在沟通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整合企业协作行为,加入了电子公告、投票等轻量级办公应用,逐渐打通OA\CRM\ERP等传统企业应用,并加快扩展企业快餐预订、课程培训、差旅机票酒店等O2O服务,现已经初具“企业门户”的形态。

 

网络分析师葛甲兄曾高度评价imo:如果说腾讯是以QQ聊天为基础发展出个人互联网王国的话,那么imo就将会利用企业IM高黏性的优势在企业互联网领域缔造一片万亿级规模的商务CBD。

 

说到IM的高黏性,受益最多的无疑就是腾讯自己,而imo公布的一组数据也不容小觑——“日活占整体用户的70%,87%的员工会同时在线,当日平均发送消息数为33句,平均每天的使用时长为9 小时……”要知道,个人聊天可以有一句没一句的胡侃,不产生任何有意义的结果;而企业沟通行为的背后都是真金白银,既有现实利益的驱使,也有强大的购买服务实力,这就难怪连企鹅也会动心,想爬过来分一杯羹。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用微信聊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微信出手移动OA颠覆市场指日可待。但客观来讲,有几个人愿意混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一边刷朋友圈的日常八卦、小清新和小情绪,同时一边苦大仇深、绞尽脑汁地思索工作进度、协调方案?这种分裂,在社会学上称之为“角色混乱”。大部分资深管理者也主张,用专属的沟通协作平台解决工作问题,而让个人生活类的应用回归本位,相互不串扰。

 

至于IBM、微软这类国际级的企业服务厂商,中国还没有诞生。可是国内有金山、用友、泛微、致远等一大批老牌企业服务厂商,把持着更为专业而复杂的企业服务市场,近年来也在积极融入企业互联网,这些量级的对手就不是腾讯能以IM服务一招对付得了的。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百度的小李哥在5月29日的百度联盟峰会上也说了,“未来5年,有非常大发展机会的两个东西,一个是管理软件,一个是大数据。”小李哥说,这两个东西BAT不会考虑做。依我看,这话一定要反着听——眼下就会有一场白热化较量,同样以IM的底子出身的腾讯和imo,将在企业级市场贴身肉搏。而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式,一定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