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件领域的恐慌

责任编辑:editor007

2015-08-05 20:52:45

摘自:企业软件那点事

在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上,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2012年提出的一个关于企业软件的问题,直到今年还有人在不断添加答案。”如今,似乎这个局面正在改观,创业企业、资本和BAT纷纷入局,反而让传统的企业软件领域感到一丝恐慌。

在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上,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2012年提出的一个关于企业软件的问题,直到今年还有人在不断添加答案。问题标题叫做“企业级软件在中国的迟缓发展局面,什么时候会有改变?”如今,似乎这个局面正在改观,创业企业、资本和BAT纷纷入局,反而让传统的企业软件领域感到一丝恐慌。

先来说说BAT。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去年在一个公开场合则表示,企业软件是未来的一个大市场。阿里今年推出了企业沟通软件钉钉,并且与用友达成合作。2013年起,微盟等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也就是SAAS平台开始兴起,消息称,微盟今年已经完成1.5亿人民币B轮融资。微信去年推出企业号,帮助建立员工、上下游供应链及内部IT系统间的连接,最近又推出了开放平台,引入第三方开发的应用,在微信“连接”的功能上面向企业走出重要一步。

再看看创业与投资。7月,纷享销客宣布获得IDG、DCM、北极光等1亿美元投资,此后不久,环信宣布获得1250万美元B轮融资,此前的3月份,销售易宣布获得1500万美元C轮投资。媒体报道称,包括IDG资本、红杉资本、北极光在内的国内众多知名投资机构都举行了针对企业级业务的公开分享会。“北极光创投投资总监张朋表示:‘企业级服务的春天已经到来,市场机会窗口已经打开。’”

再说说O2O。O2O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通过互联网直接连接消费者与企业,因此他们的软件分为两端,一端面向用户,一段面向企业内部员工。有没有发现,O2O让传统的企业软件不灵了?以往是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所调整,然后匹配跟上企业软件,而如今O2O企业的做法是通过软件改变业务流程,直接天翻地覆。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太多传统产业,正是因为此前企业软件做得不够好,才给了现如今O2O创业企业机会,而O2O创业企业对于新业务流程的改变,就是企业软件领域的重大机会。

企业软件领域的巨头已经开始行动,金蝶5月发布公告,京东将出资约13.3亿港币现金认购金蝶约10%股份。金蝶与京东计划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云服务的ERP整合解决方案。用友的动作似乎更加激进,去年宣布由“用友软件”改名为“用友网络”;近日还与阿里达成合作,用友旗下多款产品将逐步迁入阿里云,在云上向企业提供SaaS化的服务,并将推出一款电商ERP服务于淘宝、天猫的企业客户。而用友旗下的畅捷通投入巨资,耗时2年半,中美两地办公,面向小微企业打造了一个PAAS平台,目标直指Salesforce,根据与内部人士的交流,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软件的“风口”,更对企业软件领域的转型有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由“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化”构成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几乎不可逆的力量推动着产业生态的变化。企业软件领域的春天,似乎来得并不如预期快,但不主动选择的结果,就是被动颠覆和革命。如果开复老师再提一个问题,也许会是:“面对互联网化的浪潮,企业软件厂商谁最从容、谁最恐慌?”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