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参与表演的“史上最惨烈价格战”,最终以雷声大雨点小的方式不了了之。回顾今年早些时候,“6.18”京东店庆日,天猫、苏宁、当当、易讯等,“群殴”京东;4月,苏宁宣称所有产品降价20%,挑起价格战,剑指京东。一次又一次,声势越发浩大、力度却步步减弱。可以看到,电商血拼规模、大打价格战的时代,已经到头了。
今年,国内多家电商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凸显出各大电商烧钱引流量背后巨额亏损的窘境。电商三大流中的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离开了自身盈利模式的“造血”,仅依赖资本“输血”拼规模、价格战吸引客户,短期内拉高用户流量,拔升市场份额,是极其短视的。
良好的盈利模式,能以较小的成本,换取丰厚的、持续不断的收益,同时方便用户,聚合友商,并受到市场的认可。稳固的用户群体,必须持续不断的改善用户体验,拓展商业模式和产品功能,不断的给用户惊喜,并建立良好的口碑。经过这大半年的风风雨雨,少量电商开始反思市场,正本清源,扬弃原始的野蛮生长策略,转而苦练内功,不断创新,逐步回归商业本质。
8月23日消息,国内领先的在线服装垂直电商麦考林与电商整体托管服务商瑞金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方式为电商同行和尝试电商的传统企业提供外包服务。其中,麦考林主要负责提供仓储物流、质量检验、客户服务以及广告摄影等领域的服务。而瑞金麟负责提供ERP软件、托管服务、代运营、营销整合、电子商务培训等服务。据悉,合作主要因由,在于麦考林投入巨大的物流配送系统闲置率却相当的高,此举不仅是麦考林困境中开源节流求生之举,同时也是经典的“挖金卖水”商业模式在电商领域的应用。
电商的优势,在于以信息流为核心的高效的IT系统和物流系统,以及大规模采购来降低商品成本。如果投入巨资,结果IT系统不给力,物流系统闲置率高,全国采购分仓成本高昂,则完全丧失了线上相对于线下的优势。另外,支付流程的优化,支付模式的创新,则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
同样是8月23日,作为新锐的服装服饰品牌折扣电商上品折扣与阿里巴巴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一款新颖的商场O2O购物服务,用手机支付宝拍取二维码,即可实现现场付款提货。上品折扣除了在实体店内增加二维码的支付方式,同时,在各种宣传册内也添加了二维码,消费者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购买支付,等待快递送货。此举打通线上、线下支付,是上品折扣和支付宝在O2O和支付领域的一次很好的创新。
回到京东此次8.15“史上最惨烈价格战”,主力战场选在大家电。据Frost & Sullivan资料显示,京东目前一级物流中心6个,二级物流中心,也就是大家电仓库,有12个。未来五年,一级物流中心将达到10个,二级大家电物流中心,要达到80个,总投资成本将过百亿。如果京东资金流控制得当,物流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而不是断血烂尾,那么此次所谓价格战,倒不如说是为其“大家电战略”开幕剪彩,不仅彰显了京东在线上大家电领域的实力,也较好的引导了消费者将大家电的消费习惯,由传统的线下转入线上。而苏宁在二、三线城市的线下市场优势,也要受到相当的冲击。
前端而言,“得物流者得天下,得民心”,京东在此次“大家电线上体验秀”中,表现尚可。然而在后端,控制供应商方面,却可窥见不少问题。价格战,或者说是低价取悦前端消费者,必然要引发与后端供应商的矛盾。对待供应商是强势,还是怀柔,处理适当,后果很严重。最根本的要点,不是在一时一地论强弱,而是要不断强化自身优势,打造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今年7月,天猫携手阿里云、万网推出聚石塔平台,同时为淘宝、天猫以及自建B2C官网的商家提供IT系统支持、会员数据共享、营销支持等;下一步,物流宝系统也将接入,最终将发展为一站式的电子商务云平台。通过聚石塔,商家可以享受强大的数据云服务、物流及运营管理服务等等。聚石塔的推出及良性发展,无疑将大大增强淘宝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B2C市场规模达到1560亿元,预计2012年将接近3000亿,未来几年预计会以高于50%的增长率飞速发展。在如此庞大的市场机遇下,各大电商历经混战、拼尽资本,终于开始反思,回归商业本质,不断开源节流、开拓创新,相信一定会迎来更大、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