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年的发展,当初定位于“工作版微信”的脉脉积累出了更多的功能,成为了集职场社交、职场招聘为一体的职场社交平台。日前,脉脉宣布,上线4.0新版本,将全面强化“人脉办事”功能,建立人才的搜索市场。
脉脉创始人林凡认为,在目前的平台级产品中,百度是信息的市场,淘宝是商品的市场,脉脉希望未来能成为“人”的市场,线上的人脉办事市场将是一片蓝海,人脉办事这个模块不仅可以帮助脉脉成为平台级产品,还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及社会价值。
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中国式职场社交?
脉脉上线于2013年。在两年时间内,脉脉迭代了80多个版本,先后增加了实名动态、实名认证体系、聚会、人脉点评、找投资、找专家、红包业务、专栏等功能。林凡介绍,两年多以来,脉脉一直在研究,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是适合中国的职场社交国情。
脉脉从最开始的招聘和八卦,慢慢引入了社交功能、金钱以及各种认证体系。这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体现在用户构成和日活跃度上。据林凡介绍,脉脉用户的构成是65%的用户来自北上广深杭5大城市,51%的用户拥有经理以上的职位,86%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1%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在行业分布方面,互联网从业人群占34%。在BAT等互联网企业,脉脉的日活跃率已经达到30%以上。
他以百度为例,百度在脉脉上的注册员工有九千多名,每天在脉脉上活跃的员工有三千多人,这个就是30%日活跃的具体的案例。林凡认为,从中国过去到现在所有的做职场社交的产品,很少有产品能够将活跃度做到这么高。这个可能是脉脉在过去两年里面取得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成绩。
不过,他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我们其实一直在思考,对于我们这样一款产品做到今天这样的一个位置是不是就够呢?是不是就能够我们未来得职场社交就沿着这条路线下去?”
发生了两件事,给林凡带来了启发。
第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媒体记者,想找一家创业公司CEO采访。几次约采访都没有成功。后来她在脉脉上找到一个人认识该CEO的人,对其发了个心意红包,于是该人介绍她与CEO认识。CEO看其是熟人介绍,也看了她比较详细的个人资料。于是促成了采访。
第二个故事:林凡前段时间受邀去参加清华的会议。清华组织会议的老师告诉林凡,之所以找他,是因为此前他们通过脉脉成功找来了一百多个创业者和公司,如美团、饿了么等来清华参加校招活动。在脉脉上发出邀约的,有70%的企业都同意去清华参加活动。
林凡认为这是个很大的机会。“只要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工作中间的真正问题,我们其实是能够成为一款在中国职场社交上面持续发展下去的这么一款好产品。”
“找人办事将成职场社交助推器”
于是脉脉在4.0版本中上线了“找人办事”的功能。在新版的脉脉中,底栏“人脉”功能改成了“人脉办事”功能,包含“找工作”、“找人才”、“找投资”、“聚会活动”、“找外包”、“创业服务”、“媒介采购”等模块版式,领域覆盖求职、招聘、投资、乙方供应商、广告投放等等。
林凡称,脉脉的诞生最初就是想解决人脉办事的需求,过去的产品里一直具备该功能,只是不明显,很多用户在使用脉脉的时候只看到工作圈的实匿名动态,忽略了脉脉强大的“找人”功能。4.0版本将该功能作为一个独立模块更明显、系统地展示出来,并且大幅度的改进、优化了各个流程。
突出该模块后,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在职场上找人办事的三个难点:不知道该找谁,不知道要找的这个人愿不愿意帮忙,以及如何开口、如何能够将沟通过程变得更加的顺畅。
林凡认为,找人办事将成为职场社交的重要助推器。“职场社交是人脉办事的基础,中国人要托朋友办事,首先要跟朋友混熟。脉脉的实匿名以及互动功能提供了这样的场景和方法,但职场社交的最终的诉求还是功利化的。所以,人脉办事这个模块将更好滴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个转变只是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发挥脉脉产品的价值。”
他透露,脉脉4.0版本在10月下旬就已上线,上线以来,用户的反馈比较符合预期,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脉脉可以解决找人办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