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2013年1月将“人脑项目”就已经选定为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之一;日前,欧盟再次表态,将2020年前对AI的投资额增加约70%,至15亿欧元。欧盟希望到至2020年底,整个欧盟在AI技术领域投资总额至少达到200亿欧元。
欧盟成员国之一的德国在2013年将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列入“工业4.0”计划之中,日前更是有将AI上升至国家战略的计划,据德国《商报》披露,德国政府计划于6月初批准有关人工智能议题的主要文件,并在今年秋天前拿出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方案。此外,将投入将投入3000万欧元,在德国境内建立4所机器学习能力中心。
作为欧盟成员国的法国也在2017年3月21日发布《人工智能战略》,旨在把人工智能纳入原有创新战略与举措中,谋划未来发展。
英国、日本不甘落后,推进AI生态发展
英国在2013年将就已经将“机器人技术及自治化系统”列入了“八项伟大的科技”计划。2014年7月,“创新英国”发布机器人技术及自治化系统的“2020年国家发展战略”,要在2025年获得全球机器人市场10%的份额。2017年1月,英国政府发布“现代工业战略”,将增加47亿英镑用于人工智能研发。2018年4月26日,美国科技巨头、欧洲电信公司、日本风险投资公司和英国政府共同出资10亿英镑(14亿美元),投资英国的人工智能(AI)行业。
日本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机器人新战略”,提出了“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和“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新时代”的三大发展目标。
结语
根据Gartner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2018年是AI爆发的一年,增长幅度陡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知识社会局主任英德拉吉特·班纳吉日前表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向世界经济贡献16万亿美元。”从全球范围内来说,从国家到企业,都在加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如医疗、交通、金融、娱乐、家居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推进AI的落地实践。
另外,AI技术来势汹汹,随之而来的关于AI将取代人类工作,未来人类有可能被AI操控,人类有可能被AI毁灭等言论甚嚣尘上。对此,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工作强度,使人类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知识密集的创造性活动和就业弹性高的服务行业。“每次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人类都恐慌过,但每次科技进步、每次技术革命又都诞生了更多的就业,让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美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对于AI的发展也同样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