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工智能:加速落地的同时短板凸显

责任编辑:cdeng

2018-08-13 10:05:17

提及AI战胜人类选手,除了AlphaGo的围棋之战以外,8月6日凌晨,OpenAI以2:1击败Dota 2职业电竞选手,预示着AI已经攻陷游戏行业。据悉,OpenAI长期以来使用中立网络和机器学习Dota2规则,其系统包含256个GPU和12.8万个CPU,并通过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24小时不间断自主对抗,总训练量甚至已经超过180年的游戏时间,轻松掌握游戏规则和战况对策。如此对比之下,人类显得极其弱势,量变引起质变,当数量达到一定的数值,AI似乎是所向披靡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阿里马云曾表示,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智慧的,而机器是智能的。人类不必恐慌AI带来的困扰,反而需要让机器去发展自己的智能力量,尊重机器、敬畏机器,一个巨大系统的诞生,会走出与众不同的东西。诚然,如今的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已经超出那些想找到新的“杀手级商业应用”的人的能力和经验认知,但退回到计算机兴起的时代,我们似乎在重新经历一场熟悉的变革,只是恰好深陷其中,才会产生恐慌,但只要学会控制,善假于物,AI将会是科学馈赠的时代礼物。

行业融合,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

AI落地,加速融合的智能未来。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参与人工智能的变革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重点倾向AI。自13年以来,美、德、法、英等国纷纷出台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中国政策也积极聚焦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目从应用领域来看,人工智能和能源系统的结合是一直被忽略的重要领域,如今电力工程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重要领域,其他能源系统亟待人工智能的近一步融合深化。在人工智能技术专利产出方面,近二十年来,中国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其中中、美、日位列全球AI领域技术起源国家前三,占总体专利数量的74%。另外,在AI领域专利申请主要涉及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人和机器学习(如神经网络、人机交互、决策树、模糊逻辑等)细分方向,应用领域布局能源、通讯和汽车产业。

持续升级,AI急需攻克的短板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国民对于人工智能支持率较高,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涉及6大方面: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从国际排名上看,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然进入国际领先行业,但是与顶尖国家相比,我国AI领域还存在几大短板:

首先,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落后于美日等国家。尽管《报告》表明,尽管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位列世界第一,但在全球企业论文产出排行中,中国只有国家电网一家进入全球20榜单。其次,中国AI的优势领域主要体现在应用方面,而在人工智能核心的技术领域(如算法和硬件),依旧能力薄弱,导致人工智能发展基础不够牢靠。

其次,中国人工智能知识生产大量停留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在产学研合作促进只是应用和转化方面严重不足。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知识生产力亟待提升,和国外领先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技术表现明显逊色积分,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上落后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校,相较于国外IBM、微软、谷歌等国际巨头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我国人工智能顶级人才储备不足。《报告》显示,截止至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8.9%,仅次于美国的13.9%。但是,按高H影子衡量的中国杰出人才却只有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位居世界第六,而企业人才投入量相对更少,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主要是美国居多,中国仅有华为一家进入全球前20。另外AI人才分布不均,中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其中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人才研究内容领域相对较分散,人工智能企业应用技术主要分布在语音、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三大方向,基础硬件占比很小。

尽管,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已经进入国际前沿发展国家队列,但从科技产出、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等各方面权衡得出,我国AI总体发展水平相较于美国仍由剧烈,我们相信,只要沿着政策稳步前进,未来必将精彩。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