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董事、华东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陈学海分析指出,作为具有前沿性、颠覆性和战略性的技术和产业,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人工智能对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效应是前所未有的,正成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排头兵。从德国工业4.0、美国革命性技术领域投入、日本超智能社会计划等,各国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中国从2015年开始先后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重要国家级战略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布局,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与此同时,龙头科技企业通过收购初创企业、成立专门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独角兽企业聚焦于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人工智能企业吸金能力逐年攀升,且资本越加倾向后期阶段融资,产业企业发展越加成熟。陈学海说:“在国家战略布局、龙头企业聚焦、资本聚集的大环境下,上海以其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目前,上海正在谋求转型打造全球科创中心,人工智能是其核心突破点。”在国家战略背景下,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印发《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人工智能产业提出2020/2030目标,拓展融合六大应用场景,加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等前瞻布局,推动六大产业集聚发展,并提出通过资源、政策、人才、市场等方面营造多元创新的生态空间。
结合上位规划、产业环境、上海发展的实际情况等因素,陈学海认为,2018年上海的人工智能突破式发展应集中在四大应用场景。制造业转型升级,在研发、生产、管理环节实现人工智能下的智能制造,率先在智能家居、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金融商贸创新发展,金融商贸作为上海市优势产业,应加强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提升金融行业效率、推进商贸流通服务智能化。城市运行及交通航运优化提升,人工智能逐步深入人民社会生活,将推动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全新阶段。未来通过强化智能感知和聚焦智能识别,将助力实现城市智慧决策和高效运作。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在政务服务、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以人工智能为辅助,形成以人为本、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