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11月15日讯
如今,大数据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随着大数据步伐的到来,人们已处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
即使你在朋友的微博下点“赞”,服务器也会记录下你的数据,并且能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预测你的偏好。目前,业界对大数据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般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可爱又可怕”。一方面,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大数据又增加了重要信息泄露的风险,家庭住址、密码、手机号码、支付密码等个人信息都存在被盗用的危险,有可能会给受害人造成较大的精神及财产损失。
前不久,国内几家网络公司被曝产品存在严重漏洞,会大量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泄露事件立即引发网民的持续热议,因为我们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受害者。
除此之外,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泄露也会给一个个行业,甚至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美国近年来不断指责中国的华为和中兴威胁到其国家安全,实际上,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美国公司才是中国信息安全的真正威胁者。同时,大数据时代也加剧了公民个人隐私与国家信息获得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用户在网络科技公司中保存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政府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又需要调动网络公司存储的个人用户数据。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担忧甚至恐惧,与其自身特点有关。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等典型特点。在目前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大数据就为信息泄露埋下了隐患。一方面,海量的数据,意味着会包涵更多的更隐私的数据,而且数据的集中汇聚,使得一次性泄露大量数据的风险加大。
另一方面,大量数据的汇集处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比如社交网络、邮件、微博、电子商务、电话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大数据分析更能精准确定个人或公司的动态。第三,大数据技术也会“助纣为虐”,成为黑客的攻击手段。
D1Net评论:
大数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恰恰是大数据价值的体现,随着大数据影响力的增加,人们已经无法离开大数据,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大数据也有可能成为泄露个人隐私的工具,成为祸害的附庸,这一点也需要人们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