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来袭 数字内容亟需注入创新元素

责任编辑:editor008

2013-11-22 09:01:58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当前互联网领域,大数据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技术,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广泛,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企业网D1Net》11月22日讯

当前互联网领域,大数据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技术,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广泛,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媒体都处于业绩下滑趋势,甚至不少媒体正在倒闭、重组。尽管已经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进军,但受困于生存模式壁垒,媒体转型创新成功者并不多见。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网络门户也成为传统媒体的一部分。近期国内几大门户争相改版,他们希望新的门户完全基于满足和贴近用户不断涌现的个性化、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等需求。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进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必然态势,在大数据时代,也许更有必要去认真梳理数字内容的价值链。

移动互联网重构内容

数字阅读领域正面临极大改变,其根本原因是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内容形态(碎片化生存)、重构了内容消费时间(黄金时间、垃圾时间再定义)、重构了社会组织形态(社交化),信息在关系链流动中又重构了信息本身(内容再生产)。但是,内容生产者和内容传播平台还远远没有根据现实满足用户需求、服务用户体验。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最明显的特征无疑是内容生产数量的几何级倍增。

全球每秒钟发送2.9百万封电子邮件,一分钟读一篇的话,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地读5.5年……

每天会有2.88万个小时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地观看3.3年……

推特上每天发布5000万条消息,假设10秒钟浏览一条消息,这些消息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地浏览16年……

每天亚马逊上将产生6.3百万笔订单……

每个月网民在脸书上要花费7000亿分钟,被移动互联网使用者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高达1.3EB……

谷歌上每天需要处理24PB的数据……

之前,用户会在电脑上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处理多件事情。听歌,看视频,聊天,遇到好奇的东西用搜索引擎查询,时不时刷新邮箱、微博或者社交网站查看新消息,甚至有人同时还在更新空间、博客。现在,他们更多了一个带在手边的设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不仅要刷微博,还要看微信,或者玩游戏,关注谁发来了信息,或者哪个应用又弹出来新的资讯……

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进化的过程已经得到验证。很多电视新闻节目、传统报刊为了增加受众黏度而大量减少硬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生活百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带刺激性的犯罪新闻和暴力新闻、灾害事件、体育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

D1Net评论:

大数据时代,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一个好时代,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之所以说是一个好时代,是因为大数据带来信息和媒介无所不在,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因为我们被信息包围,每个人成为完美的多任务处理机器人,信息过载,有价值的内容和冗余的信息裹挟而来,我们逐渐被碎片化的生活所笼罩。摆在数字内容平台和产品面前的,要么娱乐至死,制造热点,炒作热点,要么变得更碎片化,在人们短暂的注意力停留中创新内容和展现形式,基于此,为数字内容注入创新元素是亟需的。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