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12月13日讯
大数据波涛正在汹涌来袭,身处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保险业,若想保持长远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大数据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和监管体系的完善,这两大任务缺一不可。
第一,建立适应大数据要求的数据治理架构。在战略上,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大数据应用;在管理上,要健全数据管理决策机制和内部协调机制,提高数据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在监管上,要提高数据采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用能力,把大量沉睡的数据变为有利于改进监管的信息,为实施动态监管、过程监管和实时监管,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数据和技术上的支持。
第二,加快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大数据必然要求保险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利于数据的整合与集中,拓展与伸缩,管理与维护。同时要具备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要统筹好历史数据和当前采集数据的关系,统筹好大数据背景下的精算技术、统计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融合,统筹好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使用,充分挖掘历史积累保险数据的潜在价值。
第三,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和数据公司的合作。互联网公司、数据公司既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保险业市场主体合作共赢的重要对象。保险市场主体不仅要收集保险业内部的数据,更要依靠互联网公司和数据公司收集外部数据,要加强同互联网公司和数据公司的战略合作,提高内外部数据整合能力。
第四,防范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风险。大数据意味着来自多方面的海量信息,但集中的数据更加复杂,更加敏感,更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常规的安全管理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安全上的要求,各保险机构都要严格遵守保险监管机构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治理,强化责任落实,加强信息安全培训,提升信息安全技术,完善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健全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五,加强保险业大数据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数据科学是一门交叉科学,设计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及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大数据的运用关键是,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数据分析与系统的维护,都需要专业数据人才,各保险机构要下大力气舍得投入,抓好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最后,创造良好的大数据时代监管环境。保险监管机构要强化基础建设,建立大数据的质量标准,消除壁垒,推进信息共享,建立信息隐私保护制度,加强信息的安全保护,建立安全有效的大数据共享使用环境;要鼓励包容创新,以开放的心态支持保险机构运用大数据进行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有益创新,并在监管上及时跟进。
D1Net评论: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保险行业也同样如此,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深入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对保险市场基于大数据的新事物的新探索,适时制定监管制度加以规范,减少监管死角和监管真空地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监管;要加强对风险的预警跟踪,对于新的风险形态保持足够敏感和警惕,促进保险业市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