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炙手可热 小数据也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editor008

2014-04-17 08:58:18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人都在谈论大数据,很多企业也将大数据应用到企业发展中,然而在大数据炙手可热的同时,小数据也同样不同忽视。

《企业网D1Net》4月17日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人都在谈论大数据,很多企业也将大数据应用到企业发展中,然而在大数据炙手可热的同时,小数据也同样不同忽视。

什么是小数据?小数据就是个体化的数据,是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化信息。比如我天天都喝一两酒,突然有天喝完酒了胃疼,我就想了,这天和之前有何不同?原来,这天喝的酒是个新牌子,可能就是喝了这个新牌子的酒让我胃疼。这就是我生活中的“小数据”,它不比大数据那样浩瀚繁杂,却对我自己至关重要。

第一个意识到“小数据”重要性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德波哈尔·艾斯汀。艾斯汀的父亲去年去世了,而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几个月,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就注意到老人在数字社会脉动中的些许不同——他不再发送电子邮件,不去超级市场买菜,到附近散步的距离也越来越短。

然而,这种逐渐衰弱的状态,真到医院去检查心电图,却不一定能看出来。到急诊室检查的时候,不管是测脉搏还是查病历,这个90岁的老人都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异常。可事实上,追踪他每时每刻的个体化数据,他的生活其实已经明显与之前不同。这种日常小数据带来的生命讯息的警示和洞察,启发了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小数据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医学证据,它是“your row of their data”(他们数据中属于你的那行数据)。

人们爱说,大数据将改变当代医学,譬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等,不过由个人数字跟踪驱动的小数据,也将有可能会对个人医疗带来变革,特别是当可穿戴设备更成熟后,移动技术将可以连续、安全、私人地收集并分析你的数据,这可能包括你的工作、购物、睡觉、吃饭、锻炼和通讯,这些数字追踪将得到一幅只属于你的健康自画像。

这样一来,小数据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研究的可能性:能不能通过分析年老父母的集成数据,进而获得他们的健康信息?能不能通过这些集成数据,比较不同的医学治疗方案?譬如数据跟踪能说明你散步可以走多远,你多早离开家,那就可以表明关节炎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更令人期待的是,小数据或许还将成为人类攻克癌症的一个好帮手。现在许多人认识到需要用患者的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我们要特征化所有患者。肿瘤细胞的DNA引起不同的癌症病人非常不同的变化。譬如,大致相同的基因变异或删除只占患者的10%。即使是同一个肿瘤,其细胞的变异也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二次变异,对患者的治疗影响很大。所以,对许多患者用同一个治疗方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个性化或者说层次式的药物治疗是要按照特定患者的条件开出药方——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人下药”。这些个性化的治疗都需要记录和分析个人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小数据。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数据就不重要。在医学上发现治疗的一般规律需要大数据。欧美各国都在计划编制患者信息的数据库,不但为了癌症治疗,也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集成大量在线数据库可以推动个性化用药,减轻他们的痛苦。从大数据得到规律,用小数据去匹配个人。

大数据流行,大家就“言必称大数据”,可这并不是做学问的态度,不要碰到大量的数据,就给它戴上一顶帽子“大数据”。就像20年前,系统工程也很时髦。哪怕是做报告谈到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都说那是系统工程。可系统工程又怎么样呢?“那是很难的”,就没有下文了。我们应该敞开思想,研究实际问题,切忌空谈。

D1Net评论:

随着大数据的走红,很多人见到数据就说大数据,总是以偏概全的认为和数据有关的都是大数据,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正确区分大数据和小数据,是将大数据价值应用到实处的前提,也是大数据真谛的落实。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