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6月6日讯
如今,大数据的发展势头如日中天,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大数据的未来发展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行业内的众多专家又开始思考新的问题:未来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应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大数据?
百度CEO李彦宏:未来数据收集将会更有针对性
百度,这个中国用户量最大的搜索引擎,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据来源。然而在李彦宏看来,目前这些数据真正的用处还不大,收集的方式也还存在问题,未来还有巨大的改变空间。
“比如一个平时不戴眼镜的人,非得让他去戴一个智能眼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收集数据,迫使人们去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惯,我认为这样的数据收集方式不会持久。”李彦宏认为,未来的数据收集应该会变得更加方便,也更加具有针对性。“比如要了解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可以在他使用的筷子上植入芯片,在吃饭的同时就记录下经常吃的东西;如果要了解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变化,会在他使用的牙刷上植入芯片,在刷牙的同时记录唾液成分的变化,以此监测他的身体状况。”
李彦宏说,未来的数据不会杂乱无章什么都收集,而会变得更有针对性,收集方式也会更方便,“我们可以把这个称为‘新数据’,我认为这也是未来3—5年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机会之一。”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傅彦:应关注大数据引发的隐私安全
在此前的热门电影《美国队长2》中,曾出现反派利用大数据技术犯罪的场景,在傅彦看来,这样的场景未来有可能变成现实。
她说,目前大数据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中1.0阶段是企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数据进行挖掘,从中寻找价值;2.0阶段则是引入外部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挖掘和尝试。“目前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从1.0阶段向2.0阶段演变的过程。”傅彦说,但是在未来的3.0阶段,人们在越来越熟练地使用大数据之后,个人隐私会不会因此而泄露?
“目前还很少有人意识到,应该对大数据制定相应的规则,通过法律法规来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规范,这个过程应该提前进行谋划。”傅彦说。
阿里巴巴数据委员会会长车品觉:数据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
“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商业的利器。”在车品觉看来,过去人们是带着问题去寻找能够验证自己观点的数据,而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数据去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一旦掌控了数据之后的数据,就会拥有制胜的利器。”
就大数据对个人的影响而言,车品觉认为,随着数据搜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未来将进入“万物皆数据”的时代,到时候数据就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它会告诉人们什么时候最适合吃饭、什么时候身体疲惫适合睡觉和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来继续进行预判。“甚至当记录了人足够的数据之后,数据就可能告诉我们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以及最佳的策略,或许那时候决定人是否聪明的指标就已经不是IQ,而是是否拥有足够优质的数据。”
D1Net评论:
对于大数据的未来发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对大数据的应用都是类似的,无疑是将大数据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中,为企业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大数据未来发展而言,前景还是十分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