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之父"舍恩贝格:建议上海进一步开放不涉密数据

责任编辑:王李通

2014-11-23 08:52:58

摘自:解放日报

昨天,维克托·迈尔-舍恩贝格教授在2014上海公共关系国际高峰论坛上接受本报专访。采访现场,一企业代表向迈尔-舍恩贝格询问,怎样才能将搜集的数据变成产品。他立即起身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企业代表,说找他就可以实现。

昨天,维克托·迈尔-舍恩贝格教授在2014上海公共关系国际高峰论坛上接受本报专访。采访现场,一企业代表向迈尔-舍恩贝格询问,怎样才能将搜集的数据变成产品。他立即起身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企业代表,说找他就可以实现。

昨天,维克托·迈尔-舍恩贝格教授在2014上海公共关系国际高峰论坛上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迈尔-舍恩贝格首先澄清了许多人对“大数据”的误解。“大数据并不是一种技术。它是一种方法,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改善社会和生活。”

谈到大数据对公共关系行业带来的变革,迈尔-舍恩贝格认为有三点。第一,在过去的“小数据”时代,舆情分析的样本数量通常是很有限的;而在大数据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能收集到涉及每个用户的海量数据,对它们进行数据挖掘后,能使舆情分析和预测变得更为准确。第二,以往的小样本调查,常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设计者预设一些问题,但这势必会遗漏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而大数据挖掘不做问题预设,只是对采集到的数据做分析,发现一些趋势。这些趋势有很大价值,很可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第三,过去的大众传播,是把相同信息传播给所有受众,而如今,大众传播已演化为个人定制传播。迈尔-舍恩贝格举了美国总统竞选的例子:奥巴马团队在拉选票时,对选民做了分类,类型多达3万种。随后,竞选团队撰写了3万封针对不同类型选民的个性化电子邮件,发给他们后,使拉票效果远胜于过去的相同邮件发送。

谈到上海的大数据发展现状,迈尔-舍恩贝格认为,上海市政府已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而且,政府部门已实施一系列举措,包括开放数据。“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我希望其他城市借鉴上海的做法。”迈尔-舍恩贝格建议本市政府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和公众开放不涉密的数据,这将催生一大批大数据服务业产品,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也将增进公众对政府的理解。

迈尔-舍恩贝格还透露,他撰写的一本有关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新书将在沪出版。大数据分析技术能使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并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