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通过大数据分析预防拐卖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11-26 11:17:52

摘自:东方早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昨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座谈会上表示,各级法院年前要集中打击一批拐卖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找出规律,加强宣传,预防犯罪。目前,全国四级法院均已建立少年审判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昨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座谈会上表示,各级法院年前要集中打击一批拐卖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找出规律,加强宣传,预防犯罪。

30年共判未成年犯150万

自1984年上海长宁区法院创设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以来,我国已形成了多元化少年法庭审判组织格局,创立、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

目前,全国四级法院均已建立少年审判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审理,共设立少年法庭2253个,合议庭1246个,少年刑事审判庭405个,综合审判庭598个。

30年来,少年法庭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共判处未成年犯150余万人,经过教育、矫治,绝大多数未成年犯悔罪服判并最终重返社会。2002年以来,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一直在2%左右,远低于全部罪犯的重新犯罪率。

周强在回顾少年法庭30年来的发展情况时称,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人民法院的重要审判机构。

周强要求各级法院始终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少年法庭30年,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而是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动少年审判工作的发展。”

他同时指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日趋成人化和低龄化,性侵害、家庭暴力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易发多发。少年法庭工作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繁重。

用大数据分析找犯罪规律

周强在会上特别指出,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惩拐卖儿童、组织儿童乞讨及猥亵、强奸儿童等刑事案件,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势头。“对于拐卖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全社会都深恶痛绝,尽管打击力度很大,但仍然屡禁不止,一些罪犯的行为更是令人发指。”周强表示,一方面,各级法院要加大惩罚力度,另外一方面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找出一些规律,以预防此类犯罪发生。

周强举例说:“比如针对拐卖儿童犯罪,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分析出哪些地方此类案件多发,哪些是累犯、惯犯。法院要加强这方面的分析,同社会有关部门一起做好预防犯罪的工作。”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