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老闆们与媒体界,又流行一个垃圾名词:海量资料/大数据(big data),它跟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一样,这个也弄个云,那个也叫云,其实就是架个伺服器,公布其网址给人使用而已。讲得神奇无比,好像企业用了它,它们的营收与获利数字,就真的都会上云端一样。
海量资料,也是一个空洞无聊的旧酒换新包装,重新上市,以前这叫做资料探勘(Data Mining),其中行销部分叫做资料库行销(Database Marketing),就是统计分析资料库内的大量资料,找出其关键变数,及变化模式来,然后操控其中几个企业可以掌控的变数,把钱花在刀口上,求取照着模式增长的营收获利。
这些统计分析工具都有一个重大盲点,他们都是从歷史资料中试图推断未来,对于还未发生的创新活动,既然还未发生,自然无从预测,所以真的依赖这个做事的企业或个人,都照着既有模式做事,慢慢地都会落入落后群组去,无一例外。
另一个明显问题是,别人过去的成功故事,并不适用于你自己现在的时空环境,而且,什么人玩什么鸟,也不是把任何人放到同一个时空环境中,就能达成同样的成功的。这些都是决策辅助工具,提供决策者参考而已,成败关键是那个决策者做了什么决策,并不是他用了什么工具。
Big Data是企管问题,而非IT问题!
大数据(Big Data)在台湾市场的发展渐有起色,不论供应端或使用者端都对大数据的认知更加成熟。精诚旗下Etu因此提出五大趋势看法,同时强调「大数据是企管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Minson Lee 陈大哥, 这个话题十六年前我在念硕士班的时候就有了,而且我当时就是做这个的,我老师要我拿控制工程的类神经网路去发展演算法用在资料处理上,所以我研究了两年多
坦白讲这一次只是又被一些企管界的人写书炒作骗钱而已,这些人没有技术的专业知识,只能靠炒作混日子
而且这位先生的想法也很好笑,如果不是技术问题,那请问我资料都给你,你是要怎么处理?
你用水晶球,还是用勘舆的罗盘?还是要请碟仙?
前处理后处理视觉化哪一样不需要技术?
海量资料,资料矿掘,资料探勘都好,全部都是技术问题,没有技术,什么都作不出来
台湾这几年MBA和企管神棍当道,这些人为了自己生存骗钱,常常第一件事搞的就是去专业化,最后的结果通常就是土崩鱼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