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打假大揭秘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12-24 10:59:18

摘自:新快报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认为,“结合大数据,电商是打假最有效的途径。12月18日,淘宝联动广州越秀区警方,收网打掉5个线下运动服假货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

淘宝打假“虫洞”效应    ■王云涛/制图

阿里“神盾局”联手公安,线上寻根线下打假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公布了“双11”期间对多家电商平台促销商品的抽检结果,确证8个批次的样品为假冒商品,其中天猫、1号店、乐蜂网、苏宁易购、亚马逊均有所涉。

如何遏制假货现象?12月23日,阿里巴巴公开阿里的大数据打假模式,并对外宣布,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阿里集团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已经超10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认为,“结合大数据,电商是打假最有效的途径。”

九成售假团伙来自线下十区域

12月18日发布的《2014淘宝联动警方打假报告》显示,2014年,在各地公安机关与淘宝携手下,共破获假货及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8个集群,涉及案件1000余起,打掉200多个线下制售假窝点、工厂及线下门店,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近九成的售假团伙来自线下十个区域。

在阿拉木斯看来,这些数据表明,打击假货仅靠线上是治标不治本,假货的源头在线下。“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网规研究中心对外发布 《2014网络交易平台打假前沿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执法部门处理的网上售假,是线下的千分之六左右;消保组织收到的互联网服务投诉,是线下的4%左右;交易平台收到的售假投诉和消费投诉,分别只占交易量的万分之二和万分之五。网络购物用户的满意度在90%以上。”

零售行业研究专家张阔认为,假货的源头主要在线下,与电商贡献的GDP相比,线上售假的占比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不意味着电商打假没有责任,恰恰相反,打假很大程度上需要电商企业参与进来,净化零售环境。

此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强调,“对电子商务而言,解决假货问题只能靠互联网。”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由于有完善的数据记录、严密的游戏规则、先进的技术手段,网上购物平台应该能够比网下购物平台更好解决假冒伪劣问题。

大数据分析得来线索 端掉两个售假团伙

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告诉新快报记者,经过多年与制假售假者的“暗战”,阿里巴巴已经构建起一套全球领先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打假模式,既包含智能识别和追踪系统、庞大的商品样本库和数据库、精确复杂的算法、强劲的云计算能力等大数据技术手段,也包括账号认证溯源、神秘抽检等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以及与消费者、商家、权利人和政府部门等生态体系参与者的联动机制。

12月18日,淘宝联动广州越秀区警方,收网打掉5个线下运动服假货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据初步预估,案件值达到2000万元。

这次破案的线索源头来自于阿里今年6月对世界杯热销球衣的筛查。通过后台对每个商品的价格数据、投诉数据、商品描述等数据进行监控,被阿里内部称为“神盾局”的安全部发现有几家店铺的品牌球衣的商品描述中含糊品牌,实物照片都没有正面,有些给品牌剪标打上马赛克。随后“神盾局”排除来自各地的志愿者神秘买手,买下这些疑似假货并交由品牌方验货,最终品牌方鉴定全部是假货,并且发现这背后很可能是两个线下售假团伙。

“大数据打假系统是在不断进化的,随着数据的丰富变得越来越聪明。”阿里巴巴安全部自身总监倪良表示,“最大的挑战,不只是在网上发现假货,而是怎么锁定假货背后的人,否则你今天把他的淘宝店关了,明天他换个马甲又冒出来了。”

为了端掉线下窝点,阿里巴巴没有进行简单的封店操作,而是锁定了嫌疑人账号继续调查。更多数据被调取出来,交叉比对。最终锁定了嫌疑人所在范围是广州越秀区,在确定了团伙位置和主犯基本身份后,阿里巴巴随后联系了一直合作密切的广州越秀区警方。在得到线索后警方进行了连续多天的跟踪排查,最终将两个团伙的5个窝点全部排查摸清,并一举端掉这两个售假团伙。

未来

打假投入无上限 疏导民族加工企业

“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本身是不产生假货的,假货问题的根源在于线下。”邵晓锋表示,目前投入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员工超过2000人,明年还将追加200人进入打假团队,两年来阿里已经投入超10亿元人民币。邵晓峰强调,打假部门是阿里唯一投入不设上限的部门,“只要社会中假货存在一天,阿里对打假的投入就永无上限。”

他还指出,为了更加有力的为各级政府部门输送精准的打假信息,阿里巴巴不排除在将来发布“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全面客观地展现线下假货分布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类目等信息进行注明。

“淘宝打假我们固然开心,希望不是只报数据,不见效果。”本地日化品牌汇香坊总经理郑开业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虽然暂时没发现网上有汇香坊的假货在售,但经常听到不少日化同行抱怨电商平台上的假货屡禁不止,对企业品牌造成危害。

事实上,业界也有不少对阿里打假决心质疑的声音,因为淘宝是阿里巴巴的基石,假若短时间内把大量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小卖家清理掉,卖家数量下滑可能影响到淘宝自身的收入。

对此,邵晓锋以福建莆田为例回应道,莆田当地的制造业其实不差,制造产品的能力不亚于正品,但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销售,当地售假者又有非常强的营销能力。阿里巴巴将和当地政府合作,引导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相结合,让造假售假企业走正道。

解密阿里“神盾局”

阿里集团安全部在内部被戏称为“神盾局”,是一支涵盖“安全技术、数据挖掘、专案打击、品牌合作、消费者保障、投诉受理、商家教育”等数十项重要职能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团队。这支队伍究竟如何精英?昨日,阿里对外解构了这个神秘的部门。

这个部门里,有四分之一强是技术人员,其中有一支著名的反黑客团队,当中有许多知名的黑客。此外,还包括专案团队、情报团队、认证团队、大数据建模团队。

在阿里之外,“神盾局”还有遍布全球的线人和盟友组织——54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盟友组织则是1000多个密切合作的权利人机构、7个质检机构和1个药检机构。“神盾局”与他们开展合作,建立了一套规范的“神秘抽检”机制,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假冒伪劣商品的发现、鉴定和检测。今年前三季度,“神秘买家”购买鉴定疑似商品62783批次。

“神盾局”里的大神

除了常规的技术人员,“神盾局”里还有一批大神们支撑着整个团队的运作。

1 知名白帽子

在美剧里,“神盾局”有一位黑客美女探员Skye,而在阿里的黑客团队中,也汇聚了一批黑客精英,吸纳了很多在安全攻防的白帽子界响当当的名字:肖力(安全攻防领域资深专家)、吴瀚清(《白帽子讲安全》作者,江湖上声名显赫的道哥)、魏兴国(网络安全领域知名专家,人称“云舒”),以及知名的技术专家潘爱民(互联网底层技术专家)、刘嘉伟(知名架构师),他们捍卫着整个阿里巴巴体系安全攻防的基础,每天防御拦截数亿次的黑客攻击。

2 原公检法系统的精英

“神盾局”有20多人曾经就职于政法系统,之前做过公安的有十几位,有干过二三十年刑警的;有经验丰富的经侦、技侦、网监等警种的警界精英。这其中就包括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一等功荣立者邵晓锋,有着10多年刑侦经验的破案能手倪良、徐平,刑事情报高级工程师徐世土等。

3 法律专家

阿里巴巴“神盾局”面临的工作,很多跟法律相关,比如处罚违法违规行为时要懂法,因此“神盾局”的法律专家还真不少,目前已经达到近60人。

4 外语天才

随着阿里巴巴今年赴美上市,阿里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在全球化的领域,阿里巴巴旗下不仅有传统的B2B电商平台alibaba.com,更有新兴的B2C购物平台全球速卖通等。网络安全问题很有可能会跨越国界,因此,“神盾局”也储备了一大批的语言人才,这些随口就能说上流利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多国语言的天才“特工们”潜伏在团队里,保护着阿里巴巴在全球各地的交易安全。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