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2月11日开始,央视晚间新闻节目推出”据说过年“策划,用大数据观察2015年春节前夕的各种现象。
第一天的一些解读包括(回忆版,之后有可能根据节目录播修改内容和数据来源):
1 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的返乡流最大;
2 囤飘族:今年11%的网络购票人购票3张以上;
3 传统上口味清淡的广东搜索”水煮鱼“的次数在全国居榜首,可以解释为广州有大量来自重庆的打工者;或者川菜在广东地区发展得比较好。
————————————低调的分割线————————————
希望不限于以下领域的专业人士们可以对央视这次策划做出评价(分析、点评),提供的参考角度包括:
一、数据挖掘和应用:
① 央视”据说过年“策划中大数据的应用水平在目前大数据领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② 百度和360提供的数据质量如何,判断效用如何?
二、新闻传播:
① ”据说过年“使用大数据作为新闻,在新闻传播领域是否属于一种比较新的尝试;
② 央视在跟踪诸如大数据一类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上,意识和水平如何?
三、统计学和逻辑:
① 从数据挖掘领域的学术的眼光来看,央视对大数据的解读的准确性和效用如何(如:是否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视角和结论)?
四、其他:
① 例如,百度、360参与到央视的这个新闻策划里面,可否说明央视对BAT3这四家的态度?
② 百度、360是否有跟央视合作赚吆喝的动机?后面阿里和腾讯的大数据源会不会也参与进去?
③ BAT3四家公司在数据挖掘上的水平和关注点是什么?
④ 央视的这个策划跟这几年淘宝推出的数据分析的系列短篇(忘了名字了)相比怎么样?在想法上是不是有相似和模仿的痕迹?
etc.,欢迎补充
————————————更加低调的分割线————————————
问题比较多和乱,主要是在央视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官媒上看到用大数据做策划稍微吃了一惊,好像跟技术发展还挺紧。
希望能看到干货回答,以及,不要打架,不要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