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亿美元——这是如今阿里巴巴整个公司的最高估值;是1997~2000年浙江省年GDP的总和。
也是美国每年因为不必要的医疗检查和重复检查造成的浪费(估计)总额。
由这点,你可以明白为何医疗体制被称为“美国民众的公敌”。而在太平洋彼岸的天朝,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荣膺“新三座大山”之一。
救死扶伤的医疗行业如何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大负担?抛开缺乏监管、过分商业化、恶性竞争及腐败带来的一系列盘根错节的不可控因素,从源头和流程上讲,医疗成本居高不下分别有两大“祸首”。
医疗成本高昂的两大原因
1、源头:新药研发高失败率
据权威机构的最新估计,开发一只新药并获得销售许可的总成本大约为26亿美元,这个花销的来源,除了时间成本、研发本身及未获批时的费用支出,最大的“来头”,是临床研究期间新药的高失败率。
新药研发的重要依据来源,是临床试验中病患的反馈数据,也是它高失败率的最大原因——很大一部分的记录来源于病患(往往处于临床的巨大精神压力下)的主观回应,这影响了数据的准确度。加之反复复查造成的数据变更、远程监控病患过程中频繁的中断,临床数据的可靠性无疑雪上加霜。
靠这样的依据来评估药物效果、指导新药研发,失败率居高不下也在情理之中。
2、流程:无必要检查与重复复查
就如同开篇所提到的,美国作为医疗商业化最高的国家,每年浪费在这上的支出买下整个阿里巴巴都绰绰有余。而在医疗体系相对不成熟、监管不力的中国,这个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去:
不同于美国,中国没有国家或者行业协会的统一医疗检测标准,各家医院都会用自己的标准进行检测。因此,为避免产生医疗纠纷,各家医院的检测结果很难进行互认。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在不同医院被迫进行重复检查不可避免。
相比于医疗占GDP比重达到18%的美国,中国的同项目检查费用或许远远不如,但更为泛滥的重复检查却让国人承受的医疗支出压力同样巨大。去医院是否总有一种被宰的感觉呢?反正我有。
云+大数据为医疗开支“缩源节流”
1、源头入手:临床数据更可靠,削减药研成本
相比于参考了大量病患主观回应的临床数据,通过移动设备和行为追踪器能够收集客观数据显然更可靠。
云为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的生理数据,提供了一个整合、分析和分发的平台。药研团队可以通过基于云的健康数据库,实时监测生活中病人生理的机能状况,并把这些设备的数据和传统临床数据相关联。而计算能力和预测分析工具的进步,使他们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对获得的海量信息进行逻辑化分析整理。
因此,可穿戴设备能使病人在尽量少做临床检查的同时,提供更好、更全面测量受药物影响的生理数据,从而令临床试验中病人参与度显著提升,最终大大增加获取数据的准确度。
这样,新药的失败几率就会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将随之剧减。
不仅如此,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健康数据监测还可以削减新药研发的另一项重大成本——药品未获批前的费用支出。
该技术提供的不间断的病患生理数据,可以帮助药品开发公司提供“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治疗疾病,还能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力证明。这可以推动监管机构的审核进程,加快药物上市,也就削减了药品研发的时间成本。
总之,在不久的将来,以云+大数据为基础的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会以“缩源”的方式,大大降低人们的医药支出。
2、流程入手:基础检查何必去医院
如今,借助可穿戴监测设备降低药物开发成本仍处在实验阶段,相比之下,通过移动设备和位于云上的“健康管理中心”来做体检就现实多了——它已经踏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
以云提供的完善数据托管、处理和优化为基础,移动健康监测服务商得以建立起拥有数据整合及处理能力的智能化平台,对移动感应设备搜集的人体生理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完整而细致的诊断报告上传到患者的智能手机。
这样,很多项的身体检查,患者就不必再去医院做了。不必要检查和重复检查的成本也因此降低了——在一个全身检查+几盒药就可能花掉18000人民币的时代,减少的开支也算很可观了。
当然,这项技术能不能得到官方批准,以便获得各家医院的认可是个重要前提。但各位不用担心,这方面的第一步也已经迈出——第一代的商业化移动体检设备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授权,作为调研性设备进行个人健康检测了。
此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借助在云上开放个人健康统计数据,来辅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如此,云、大数据、移动及感应技术的融合,将大大降低我们的医疗支出负担。
UPYUN 助力移动医疗发展
移动医疗的技术架构、服务方式及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地演变中。UPYUN作为致力于向创业、创新企业提供完善“CDN+Cloud”的服务提供者,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积极助力国内的移动医疗服务商发展。针对移动医疗所需的基础建设和系统支持,UPYUN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它帮助移动医疗服务实现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根据负载弹性依需求伸缩,并满足数据采集的特殊带宽和IP需求。全国范围部署的分布式多机房,并通过数据三备份、全网防攻击保障了病患个人数据的绝对安全,还为病患与医生提供了更为便捷流畅的交互体验。
此外,UPYUN利用遍布全国的自建CDN服务节点,提供数据上传与下载加速。不但为内容输出提供更为优质的可访问性和到达率,也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往返延时,创造更佳体验。同时还起到了缓存作用,降低了骨干网络的带宽负载,可以满足上亿级用户实时获取信息的需要。
目前,UPYUN正在服务于以丁香园、春雨掌上医生为代表的新型医疗服务商,帮助它们摆脱资源束缚与技术瓶颈,实现业务优先,专注于产品的运营和大数据应用创新。进而一步步推进国内移动医疗的成熟化。
尾声
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一大重要途径,就是降低活动成本。而以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作为今后最举足轻重的生产力之一,将会为医疗成本带来质的降低。它将与互联网对医疗产业的内生影响形成合力,倒逼提供医疗服务的相关方脱离固步自封的逐利逻辑,更多地让利给患者,深度开发服务价值。从而一步步地引发医疗领域的变革和重塑。
综上,云+大数据的到来,将帮助现今处在沉重医疗成本桎梏下的患者,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