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范围看,我们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DT不仅仅是数据资产、数据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将它上升到发展战略。”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张茉楠接受本报专访,就国家治理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提出见解。她认为,大数据越来越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路径和抓手。
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还是个数据大国。张茉楠说:“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数据存量已占全球数据存量的百分之十三。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推算,到2020年,我们的数据存量可能占到全球的百分之二十。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张茉楠说,我国正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达国家已经逐步进入知识型和信息化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重新去认识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让数据更好地发挥作用。
张茉楠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面临多方面挑战。第一是涉及到大数据本身的产业发展,数据立法、安全标准、产业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等。这一系列跟大数据发展相关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保障,还缺乏相应的政策,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我们的系统基础来讲,在现有的平台上,很难真正上升到云的层面。”张茉楠说,在知识平台上,我们的系统是分割的,数据也是分割的,缺乏战略统一标准,造成了大数据不能真正发挥威力。
另外,数据安全、数据标准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西方发达国家在大数据发展的进程中,是以法治为先导、标准为先导、政策为先导。我们多是实践走在前面,但相应的知识储备、战略储备和政策储备并没有跟上,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风险和一系列的隐患。”张茉楠说,我们还不能充分认识数据发展的风险隐患,这就需要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树立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