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贵州年货节暨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会媒体通气会”在京举行,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汉林对外表示,此次年货节暨交易会是贵州“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首个重要活动,将主打大数据牌,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推黔货出山。
据悉,此次年货节暨交易会将于本月17日至23日举办,届时共有240余家特色企业参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此次年货节暨交易会将会依托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交易,所有商品将在阿里集团的“村淘”“聚划算”“淘宝”“天猫”等主要线上平台销售。同时,参展企业也都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推黔货出山。
“年货会暨交易会现场设有二维码,可以扫码买货也可以线上支付;到场的市民届时可自行选择当天提货或者线上购物快递送货上门,很方便。”张汉林说。
贵州省是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开展2016年首届“年货节”全国“3+1”试点省份之一(分别为贵州省、山东省、陕西省及江西赣州市)。根据日前贵州省公布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8年贵州将实施22个重大示范项目,累计投资约59亿元。
据悉,此次年货节暨交易会是贵州“十三五”大数据战略的一个重点环节,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特色产品的消费升级。贵州省商务厅总经济师黄筑筠表示,今后将在贵州市县打造100个全省标准化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从而“在‘云端’构建起直达消费者的零距离渠道,重点打造电子商务云、旅游云”。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令不靠边不靠海的贵州变劣势为优势。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贵州GDP首超9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8400亿元的目标任务;其中,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模总量1460亿元,同比增长62%。
张汉林预计,“十二五”期间贵州GDP年均增速12.5%以上、突破1万亿元,人均水平接近5000美元。
“从十二五初期人均GDP的全国垫底到现在,贵州可以已经摘掉垫底的帽子,全省人均经济增速已经位列全国前三”,张汉林说,今后“要把贵州特色从山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