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万条专利数据到院士专家的学术资源、从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家到工业机器人的各项专业指数,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国内外最新的专业领域研究报告,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最新的招标数据分析;这些原本藏在专业机构图书馆里的数据都将通过互联网开放,供广大公众和创客群体访问、下载;而那些原本为技术升级苦恼的传统领域厂商,将拥有来自全国各地"最聪明的头脑"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5月11日,在2016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浪潮与中国工程院联手开发的“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双创平台”正式上线,作为首个部委级单位建设的“双创平台”,在国内同类平台中属于级别最高。与以往地市级政府开放的民生、资讯类数据不同,这一平台依托于中国工程院,开放的将是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端、专业、权威的特色数据资源,成为连接专业机构、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互联网资源的强大平台。
大数据为媒 催生工业和制造业领域新的革命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制造”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已经到来。
“中国制造2025”规划2015年正式颁布,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总理指出:“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要把‘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这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而将"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双创"这三者结合起来的关键点是"大数据",各类科研院所掌握着目前国内各个专业领域最全面、最权威的资源与数据,之前获得这类数据需要相应的成本,而由政府主导免费开放这些专业、特色数据,将是对传统工业与制造领域的“数据”扶持,意义深远。
此次上线的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双创平台,正是基于利用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平台上首先开放了制造业、创新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个领域的特色数据,此后将逐步推广到医药卫生、能源、农业、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等十余个领域,汇聚众智,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并通过此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对接,为广大中小微企业与创客提供广泛的数据资源,让科研机构掌握的特色大数据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用,通过互联网打造一个充分整合全社会力量的广阔"生态圈",为中国工业及制造业新的产业革命点燃"火炬"。
以数据开放为使命浪潮打造领先的数据开放平台
此次浪潮与中国工程院的合作,是浪潮与政府在工业与制造业领域数据开放的成功实践,浪潮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及浪潮卓数数据采集平台,打通多个知识资源提供机构、工程软件研发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科研院所之间的数据孤岛,完成制造业、医药卫生、能源、农业、土木、水利等十余个专业领域的文献、数据资源搜集,并利用浪潮卓数数据采集平台搜集抓取庞大的互联网数据,与政府所掌握的商业数据相结合,准确、及时地从海量互联网信息中提炼出高价值的资源信息供平台使用。在完成数据的搜集后不只纯粹地传送数据,而是将搜集数据进行梳理,形成专题知识服务,增强平台的易用性。
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连续两年在"两会"提案中建议政府要开放数据,他提出:我国正进入数据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将驱动我国社会发展从“互联网化”、“数据化”迈向“数据社会化”。“数据社会化”的实现,将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真正消除信息壁垒、弥合发展鸿沟的重大机遇,必须加快政府开放数据的步伐,大力推动政府开放数据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鼓励社会化力量广泛参与政府数据开放。
作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先行者,浪潮正在为工商、统计、海关、公安等行业提供专业的大数据服务。浪潮先后推出了云海 IOP 平台和浪潮卓数数据采集平台。通过云海IOP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用,并成功助力全国22个省市政府建立了大数据平台;通过浪潮卓数数据采集平台,浪潮的互联网大数据采集中心目前已将2000多个网站,包括全球排名1000名左右的商业网站的公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形成超过35PB数据的、庞大的商业基础信息库,并已建立5大类数据分类处理算法,涵盖电子商务、行业信息、生产经营、金融服务等19个领域。围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服务政府和创客的大数据创新孵化产业,为北京、济南、贵阳、广州、沈阳等多省市的创客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