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被认为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之后的第五次IT产业革命。置身浩浩荡荡的发展大势,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跳出当前看开发区发展,着眼长远谋开发区跨越”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担当,作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选择。经过数年深耕,依托临沂市云计算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信息电子)产业园,初步形成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数据交易、大数据金融等一批新业态涌现,智慧社区、智慧教育等一批先进应用成为示范,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项指标协同提升。开发区在改革创新、科技驱动、产业转型、普惠民生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开发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多重比较优势,正值“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临沂市将发展大数据的主战场放在开发区。位于开发区的临沂市云计算中心是临沂市为抢占大数据市场先机而布局的一枚重要的产业棋子,以该中心为基础支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核心,打造临沂市智慧产业集群。
所谓“地利”:开发区规划建设了23.4平方公里的现代服务业(信息电子)产业园区,园区紧邻临沂机场、长深高速、京沪高速,交通区位优越,物流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
所谓“人和”:IBM、紫光、软通动力、拓普网络、机客网络、成功信息、新波浪动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选择开发区投资兴业。全市首家“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临沂软件园落户开发区,七大软件产业园实现差异化发展,40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为产业集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已入驻100余家优质电商企业,其中70余家涉足大数据领域。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开发区支柱产业之一。
开发区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同时,让大数据应用更接地气、惠及民生,为26万群众提供多种“云端”服务。
企业遭遇用工荒,人力资源经理只需在手机上打开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云平台APP,发布招聘信息,就能便捷高效地实现“一对一”面试;年满80岁的老年人办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只需在社区自助服务终端刷一下身份证,补充完整信息,上传相关资料,回家等审核通过的短信就行了,不用再到处跑腿盖章……这些过去在科技馆才能看到的场景,现在已经走进开发区朝阳、月亮湾、芝麻墩、滨河等4个社区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开发区按照省、市关于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以临沂市云计算中心作支撑,建设市级“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云平台”,在率先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增设“开发区”元素。群众不出社区就可办理民政、人社、残联业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社区服务实现了“大事不出镇街,小事不出社区、便民服务在家门”。平台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分析统计居民教育比例、养老保险比例、60岁以上老人占比等各类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6月7日,全省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现场会与会领导到开发区考察时表示:“城市的信息化服务建设要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将一些手续办理延伸下沉到百姓家门口,是一个真真正正让老百姓少跑腿的平台。百姓少走一小步,意味着社会治理、社区服务迈进一大步。”
前不久举行的临沂(北京)招商引资洽谈会期间,临沂市与中国最大的电信中立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北京世纪互联公司接洽,欲采用由世纪互联运营的IBM Bluemix平台技术,联合临沂市知名IT运维服务提供商——— 临沂能通信息技术公司,在开发区共同建设“中国物流云平台”及云数据中心,协助物流企业进行IT系统升级,拥抱云服务时代。
“该项目旨在对大型物流企业、银行金融业等客户推广‘互联网+物流+金融’的行业业务及系统,能够全面提升临沂市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物流云”项目必将进一步推动开发区乃至全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开发区打造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产业聚集基地、推进智慧临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