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综保区:依托大数据 拟建设生态保税新城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6-10-16 21:25:40

摘自:人民网

10月15日,“《贵阳综合保税区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暨全民健身活动”在贵阳综保区举行。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贵阳综合保税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 67亿元

 10月15日,“《贵阳综合保税区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暨全民健身活动”在贵阳综保区举行。

记者获悉,贵阳综保区自封关运行以来,累计注册企业720多家,引进了小i机器人、乐视集团、HPE、紫光、富士康等一批龙头企业,涵盖国家贸易、加工贸易、高端服务业、医疗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等多个产业。

贵阳综合保税区作为贵州首个综合保税区,自成立以来,通过错位式发展、差异化竞争战略,从零起步,后发赶超,逐渐成为当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经济开放区域。 综保区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在构建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和创新。据贵阳综保区政策法规研究室骆俊介绍说,综保区除了获得国家外汇局给予的9项外汇改革先行先试政策外,还实施了批次进出集中申报、集中汇总纳税、区域通关一体化等7项改革举措;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动植物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等创新措施已经落地。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贵阳综合保税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67亿元,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6.42亿元,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7.89亿美元,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683亿美元。围绕大数据产业精准突破,综保区还将数据加工、云计算、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跨境数据交易、跨境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平台打造列为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综保区竞争优势。

贵阳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文平说,以大数据为引领,同步推动跨境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就是立足于通过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对远程运输成本不敏感的产业,以产业国际化带动国际化环境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提升园区的国际化水平,从而辐射、引领全省的国际化。

按照规划,综保区建设总面积将达10.83平方公里,将围绕贵阳市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方针,以产城一体化互动发展为目标,建设具有国内特色的生态保税新城。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