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数据 增地理信息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7-02-06 11:29:20

摘自:大公网

政府正就智慧城市蓝图进行谘询,现时收到90份意见书,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称,本港不能盲目引入外国技术或蓝图,应按本地特色制定,例如本港没有足够空间发展风力及太阳能发电。

政府正就智慧城市蓝图进行谘询,现时收到90份意见书,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称,本港不能盲目引入外国技术或蓝图,应按本地特色制定,例如本港没有足够空间发展风力及太阳能发电。发展智慧城市需要开放大数据(Big data),政府会优化数据,如加入歷史数据及地理标籤,亦会鼓励私营机构开放更多数据。

智慧城市蓝图会就六个范畴提出建议,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经济、智慧市民、智慧生活、智慧环境以及智慧政府,订立短、中、长期建议。杨德斌指,现正从网站、政府部门、顾问专家及资科办资料搜集四个渠道,收集公众意见,网站方面收到约90份意见书,最后会由顾问公司整合,于七月提交报告订出蓝图,政府其后会再就报告向市民谘询。

港智慧交通发展发达

杨德斌透露,曾走访多个国家及城市,参考智慧城市做法,每个地方各有独特之处,例如奥地利特别着重环境,利用许多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及风力发电,达至低碳。但他认为,若要引入本港,则因土地及气候问题而有很大困难。他又强调,本港智慧城市发展并非“慢人一步”,尤其智慧交通发展较发达,港铁发展成熟,已将技术带到北京及澳洲等地,期望中小企互相合作,提供完善解决方案,行销海外。

大数据方面,政府现有的“资料一线通”(data.gov.hk)网站,大概已有逾6000项数据。杨德斌提到,开放大数据不仅要游说政府各部门提供数据,还要优化数据,令社会人士更容易使用。现时网页上有200个开发人员常用的格式API(应用程式界面)数据,杨德斌预计有关数据今年将会增加至1000个。

同时,今年资科办亦会在数据增加地理信息,即与地方有关的数据将会加上地理标籤,以及增加歷史性资料,提供更多过去累积的数据,他说:“有了过去数据,用者可以预测到未来趋势,例如知道过去不同天气下早上八时湾仔告士打道塞车情况,可以预料到若果今天下雨,告士打道的塞车情况。”

除了政府数据,杨德斌表示,当局正鼓励私人机构开放更多数据,并会与科学园合作,将数据放于同一平台,他提到,现时数据网站有中电“电动车充电站”位置数据、中原地产中原城市指数(CCI)成份屋苑的物业资料,以及香港復康会的无障碍设施等。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