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曾羽

2017-02-25 21:09:34

摘自:贵州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2016年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办的“2016高校新媒体提升论坛”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前,我省正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涌现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作为一所被赋予了工业强省使命担当的年轻院校,我们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和贵州大数据奔跑的步伐,有效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大数据相关学科专业,并将其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相融合,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协力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

建设“易班”发展中心,创新育人手段

大数据时代,人们思想观念更新越来越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了新的使命,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也要适应新的特点和新的形势。贵州理工学院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思政工作开展的新途径新办法,按照“贵州示范、全国先进”的建设目标,建成了以“易班”工作站、学生成长会客厅、“易班”社团活动中心等场所为核心的“易班”发展中心,成为贵州省第一家教育部“易班”中心全国共建试点单位。“易班”以构建教育教学、思政教育、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平台为抓手,以方便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目标,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个体发展和思想教育规律的活动,搭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新平台,打造贵理工“易”事务大厅。通过“易班”线上服务与“易”事务大厅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师生足不出户,点点鼠标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实现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全校“易班”注册认证实名用户达到9600人左右,注册率达83 %,单次活动活跃度可达2670人次。我们利用“易班”平台开展的理工嘉年华、表彰大会、辅导员技能大赛等活动的报道登上了全国“易班”新闻头条,我校的“易班”工作站站长贾泽欣同学获得了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颁发的“2016年度易班十佳工作站长”的荣誉称号。“易班”助力实现教育梦想,“易班”不一般。

推进“慕课”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具体实施者。在大量信息高速传播冲击的时代,高校校园不再是一方净土,校园内各种思想交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日益复杂多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新思路、挖掘新资源、抢占新阵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理论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教学课堂从封闭到开放、教学内容从单一到多元、教学对象从有限到无限等一系列的新变化,形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合力。我校对《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实施基于“慕课”为基础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依托清华大学“慕课”资源,思想政治相关课程试点“慕课”教学,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链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努力做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借力“微哨”移动校园,创新育人空间

移动校园是移动互联技术在教育领域落地实施的具体体现,建设移动校园体现了学校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且将科技发展转化为服务能力。我们选取更贴合大学生应用关注偏好,积极建设和推广“微哨”移动校园平台,作为更为开放的校园社区空间。“微哨”平台共发布包括课表查询、成绩查询、图书借阅、考试安排、四六级查询、科研项目查询、校园安心付、一卡通查询、校园投票、学生风采、教师风采、校历、教务通知等各类应用共计23个。截至目前“微哨”平台注册使用人数已达8971人,“成绩查询”应用的使用次数达96537次,校园安心付应用的使用次数达55632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考试安排”、“课表查询”、“一卡通”校园卡查询、“图书借阅”等应用已经是同学们必不可少的校园轻应用。通过“微哨”的建设和推广,“微哨”平台在师生中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为更多的同学所喜爱和依赖。

引入“众云”数据平台,创新育人环境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方兴未艾。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在这一新兴媒介的推动下,我们通过对学校校园网进行整改、新闻专题网正式上线、学校官微升级,不断用正面声音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积极借助网络媒体平台,深入进行中国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民主精神的传播,对师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重要部署和决策传达给广大师生,直接送到广大师生的“口袋”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同时也进一步畅通了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干群、师生网上互动沟通交流平台,并且注重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牢牢把握住舆论引导主动权。率先在省内高校引入人民网舆情监控平台“众云”数据平台,组建了网络评论员队伍,创建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网上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开展微电影、微视频制作竞赛及大数据应用竞赛,师生制作了一批贴近校园,贴近大学学习、生活和思想的新媒体素材,逐渐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态,平台也成为青年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和校园文化核心品牌。在2016年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办的“2016高校新媒体提升论坛”中,我校官微获“中国大学新媒体贵州最具影响力高校”殊荣。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想多元化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打开思路,推陈出新。我们将立足现实,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作者为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