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正式实施。
《条例》的出台,仅仅是我市大数据发展步入法治轨道的开始。如何更好地让《条例》实现落地,成为新的课题。
2017年1月18日,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平台已经开放了1119个数据集、350万条数据,覆盖51家政府单位,访问量38000人次、下载量30000人次,其中八成以上数据资源都在政府部门。
如何用好《条例》,让政府数据这个“钻石矿”真正发挥作用?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制定年度开放计划,及时响应公共需求,优先开放人民群众迫切需求、商业增值潜力显著的高价值数据集;加强数据质量管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原始性、机器可读性、非歧视性、及时性,方便公众在线检索、获取和利用;编制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和共享开放目录,在依法共享、开放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开放覆盖面,依据法律法规和行政职能变化及时更新。
其次,优先开放重点领域数据,加快开放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依法治市等方面的数据;规范共享开放管理,从技术管理、权限管理、服务管理等入手,让数据与政府相关部门职能对应加强公众互动;坚持需求导向,建立社会需求调查机制,广泛征集社会公众对数据开放的需求,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建立开放效果评价制度,让公众来“投票”,让第三方来评估;保障数据安全,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数据开放平台及数据利用安全,完善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相关措施。
共享开放只是基础,关键是在数据应用。汇聚新的数据源,开辟新的产业链,贵阳市要打通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和流通各环节,不断探索政务、商务和民生各类数据应用场景,走出一条大数据产业发展新路。
有理论、有实践,有计划、有落实。随着《条例》实施的不断推进,政府数据这座“钻石矿”将得到更深入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从而推进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